农村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刘通山
[导读] 会说汉语、写汉字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重要特征,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在也在不断提升语文学科的地位。

        刘通山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塘兴增城小学  533023
        摘要:会说汉语、写汉字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重要特征,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在也在不断提升语文学科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语文学科初始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因为其关系着汉语这门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更加重视汉语拼音教学,为学生接下来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在分析当前农村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低年级;拼音;教学策略
        农村地区的教育相比于城市较为落后,农村自身的生活特点也在一定程度制约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尽管如此,农村教育相比于之前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语文教师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师更要提高汉语拼音的重视程度,通过多样的学生活动方式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能力,不断开拓进取,培养学生良好发音习惯,提升农村教育水平,让学生在这里茁壮成长,让祖国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
        一、当前农村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僵化单一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方式总体来讲是比较单一和僵化的,很多教师只是简单的按照从单韵母到声母,再到复韵母和整体读音节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在教学中针对一些高频音节进行强调,使得教学重点没有突出。另外,受制于教学理念和硬件条件,部分农村教学奉行着单一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使得汉语拼音教学效果比较差。
        2.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按照当前小学语文课程设计的安排,汉语拼音的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的开始阶段,时间很短,这样设置的理由是学生已经在学前教育对拼音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因此小学开始后,拼音教学的地位被降低了。但是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水平和城市差距明显,很多学生往往无法有效掌握汉语拼音,这使得他们在小学初段的学习出现一定的学习困难。
        3.家校缺乏共育效果
        汉语拼音的学习需要学生处在标准、规范的语言环境之中,在学校教师的拼音教学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但是农村学生的家庭往往在环境创设上还不够,没有起到家校共育学拼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说方言现象比较严重,另外农村学生父母多在外地打工,使得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养成良好发音习惯的关键时期缺少家庭环境,最终降低拼音学习效果。
        二、农村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1.设置情境活动,激发语言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境”,来激发学生的“情”,也就是说教师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场景或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形成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提升对课堂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教师的各种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实现。只有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去,学生教育目标才能够真正的实现。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舌尖后音zh、ch、sh、r时,发音相对较难展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发音的视频,教会学生发音的方式,并告诉他们发音和“汁”、“吃”、“师”、“日”的读音比较接近,只不过是音节较长,如果去掉后面的“i”等尾音,就是这些声母的读音。在教授过程中,我也通过图片展示了“汁”、“吃”、“师”、“日”的相关图片,使得课程内容更具趣味。
        2.创设外部环境,产生隐形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语文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营造会读拼音,说规范话的班级文化。比如,主题墙是班里学生会经常注意到的区域,对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拼音读写能力非常重要。教师要充分重视汉语语言主题墙的布置,可以加入一些具有班级特色和风格的标语、宣传画、宣传报等,如标有拼音的格言、名句的主题画作或者宣传栏,张贴在班级的主题墙上,让学生在空闲时间进而以进行细致观看和集体诵读,从而在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化。
        另外布置语言走廊,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汉语语言文化宣传与形成的效果。具体来讲,考虑到公共区域本身的宣传特点,要注意宣传的正式性和简洁性,因此可以加入一些汉语的宣传标语,如“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标语,也可张贴汉语拼音音调标注表等,营造说汉语、讲普通话的良好语言氛围,创设语言主题情境,推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风气。
        3.教师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听、说、读、写四个部分都是非常重要,不可偏颇的。在这其中,汉语拼音的学习则是起着更加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起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提高对汉语口拼音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完善拼音教学方式。
        例如,教师在教授单韵母时,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带领学生通过唱儿歌、张口型等方式进行记忆。在拼音儿歌中,“张开嘴巴aaaa,公鸡打鸣oooo,张扁嘴巴eeee,牙齿对其iiii,嘴巴向前uuuu,红鲤鱼翘头,突出水泡泡ǖǖǖǖ,”通过这样唱儿歌和看口型的方式,能够将汉语拼音的学习趣味化,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展示动物,如“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像个e;乌鸦喝水,u u u”等帮助学生理解。
        4.开展家校合作,构筑完整环境
        对于农村小学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汉语拼音学习。在过去的学生教育中,有些家长一直存在错误的观念“孩子上学了,我就轻松了,就看学校的了”,家长这样错误的观念不利于学生汉语拼音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成长。只有家庭教育和学生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图书亲子阅读活动是贯彻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使人明智这句话适合所任年龄段的人。对于低段的小学生而言,阅读标有拼音的《南丁格尔》《海地》《爱心树》《父与子》等名著是有效的方式,可以让孩子自行阅读,对于生字较多的内容,可以由家长阅读让孩子听,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汉语拼音的巩固与内化非常重要。
        总之,面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完善汉语拼音教学方式,以提升汉语拼音教学效果,为学生接下来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现实情况有诸多挑战,但农村教师更要担起责任,为乡村地区孩子的未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海涛.小学新生拼音教学适时性研究——基于山东省三区小学一年级学生拼音学习及入学前识字现状的调查[J].当代教育科学,2012(10):39-43.
        [2]彭玉兰,张登岐.现代汉语(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