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艺灿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由于重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一直处于盲点地位,故而对其教学必要性、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仍都处于相对薄弱阶段。本文将阐述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字]语音教学;重音;汉语教学
在对外汉语学习中,学习者最早接触的便是语音,因此语音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长达几十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一直认为汉语语音教学的内容仅限于《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韵调,对于其他诸如轻重音、语调等方面并不重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汉语学习者能把单个汉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发得非常准确,可是一旦连词成句,就会出现“洋腔洋调”的现象。所以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还应该在轻重音和语调的教学与训练上多花功夫。本文重点讲的是重音部分。
一、汉语普通话重音研究现状
(一)、重音的分类
根据《汉英双语言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重音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里重读的音,重读指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或语句里的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除了词重音,还有句法重音、句子重音、焦点重音等。句法重音是根据短语、句子的语法结构特点把其中某些部分重读的现象。这种重音不随语用而改变,是短语或句子的语法结构的特点决定的,每个短语和句子都有句法重音。句子重音是逻辑重音,是语用上的需要,它往往可以改变句子的句法重音。焦点重音是从不同的语用需要出发,选择的表达的重点,称为焦点,一般需要重读。例如“他又来送信了”,分别重读“他”、“又”、“送信”,所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
(二)、汉语词重音发音规则
汉语词重音格式的基本规律是:凡是不带轻声音节的词,双音节多为“中重”,三音节多为“中中重”,四音节多为“中重中重”。而英语中不带前缀的双音节词(往往是英语的基本词汇),重音多落在第一个音节上,多音节词的重音则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依照习惯把词重音前移,变成“重轻”或“重中”。汉语词重音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句中处于对比地位的两个词,如果有相同语素,其重音会发生变化。例如:
1. 牛奶。(单独出现)
2. 我喝牛奶。(没有对比)
3. 我喝牛奶,他喝可乐。(有对比,但没有共同语素)
4. 我喝牛奶,他喝酸奶。(处于对比地位的两个词有一个相同的语素,重音位置就发生了变化)
这种现象,在英语中是没有的,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英语国家的学生很可能说对句重音,而说错词重音。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重音情况分析
本文选取了《博雅汉语 》、《发展汉语 》和 《新实用汉语课本 》三套对外汉语长期进修综合课教材作为研究对象, 探究语调,特别是重音在教材中的编写情况。发现如下:三套教材都没有安排重音的内容, 但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在初、中、高级教材的语法和注释部分都有对轻重音的说明,但不是重点。教材中应当对重音的知识点作出说明,让留学生明确重音的作用不仅是增强语言表达的表现力,而且具有表义的功能。错误的重音位置不仅让人觉得生硬、不自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理解。
三、目前对外汉语重音教学仍存的问题
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语音教学往往集中安排在初级阶段,教学内容也集中在声、韵、调的教学中,对语调等涉及甚少。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及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语调教学等的重要性。其中,汉语普通话重音教学也逐渐为教学者所正视。由于重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一直处于盲点地位,故而对其教学必要性、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仍都处于相对薄弱阶段。
四、汉语学习者重音偏误的形成原因
(一)、当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汉语重音教学缺乏应有的注重
在上文中,已经提出现阶段的语音教学中,只重视声韵律的教学,对重音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材方面:从《博雅汉语 》、《发展汉语 》和 《新实用汉语课本 》三套对外汉语长期进修综合课教材中可以得知,汉语重音知识点涉及少,重音教学内容不全面。其次,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汉语重音对留学生学习汉语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此并未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对重音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学生方面:汉语学习者自身认为学习汉语时应当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本来对于语音部分的关注就比较少,对于其中的重音更是不甚重视。在以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之下,现阶段汉语重音的教学处于相当弱势的地位,因此留学生出现汉语普通话重音偏误的几率很高。
(二)、教师对汉语重音规律的掌握不全面。
上文提到大部分教师认为汉语重音对留学生学习汉语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而不重视语音教学外,教师自身对汉语重音规律的掌握不熟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中,重音在整本书中所占的比重基本都是非常低。再根据我对班上20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问卷调查发现能正确解释重音的学生不到一半,能老练讲解的微乎其微。这其实间接导致了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重音教学的忽视,老师自己都一知半解,更不必说给学生进行讲解。
五、对外汉语重音教学策略及建议
汉语学习者出现重音偏误,是学习者本身与教师、教材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更好地教授与学习汉语重音知识,必须综合各方面影响,面改进。以下将给出汉语重音教学的一些基本的建议
(一)、教材编写方面:
编写教材时,需要将词重音以及句重的相关知识点都编写进去。需要注意的是:我进行调查的三本教材提及重音都是在初级阶段,但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我建议将重音教学部分放至中高级的教材中和,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二)、教师教学方面
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就要进行转变:不能再把“重音教学不重要”、“重音教学可以一带而过”的想法付诸于课堂,而应当给予重音教学必要的重视。其次,教师可以根据上课的进度和内容对重音教学进行适当的更改,放在学习者比较容易接受并且会重视的教学环节中,将其重难点完整的告知学生,做到详略得当。最后,教师应当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时地进行复习。比如,在说某些话的时候,有意识的让学生从重音的角度进行分析。
(三)、学生学习方面
首先,学生也要加强对于汉语重音的重视程度。要认识到,除了常规的汉语声韵调,重音在汉语交际中也是很重要的。要想说出地道的汉语,就应该把重音列入学习进程中。其次,汉语学习者应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进行练习和习得,仅仅在课堂上的练习是不够的,要主动学习和联系,在日常口语交际中掌握重音的正切使用。
六、结语
汉语学习者在进行交际时会发现,词语、句子的表达都是有轻有重的,轻重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对于汉语国际教育而言,轻重音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避免汉语学习者的“洋腔洋调”,学界应当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欣欣. 汉语学习者的重音习得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阮香草. 轻重音在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法中的作用及其偏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鲁莎莎. 普通话二语习得的语调和重音偏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羊乃书.对外汉语教材声调韵律成分编排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56-159.
[5]金枚.论对外汉语重音教学的关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9):210-211.
[6]林茂灿.汉英语调的异同和对外汉语语调教学——避免“洋腔洋调”之我见[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03):39-46.
[7]康超. 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轻重音与对外汉语教学[D].南昌大学,2017.
[8]宫君卓,赵启元.汉外语言要素教学——重音与对外汉语教学[J].课外语文,2017(18):185.
[9]王红羽.试论对外汉语语调教学中的重音教学问题——以《汉语教程》中的词重音和句法重音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9):108-109.
[10]语音学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焘,王理嘉著, 1992
作者简介:应艺灿(1998.04.19),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