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王婧茹
[导读] 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在现阶段面临着更高难度,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形成良好教学成效,需要教师积极引入更为先进实用的新方法,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王婧茹
        广东金融学院
        摘要: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在现阶段面临着更高难度,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形成良好教学成效,需要教师积极引入更为先进实用的新方法,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文章即重点围绕着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PBL教学模式,然后明确了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最后探讨了如何在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予以践行,希望相关举措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金融工程;课程教学;PBL教学模式
        引言
        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难度较高,其综合性相对较强,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尤其是在面临一些实用性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时,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往往很难形成良好教学效果,学生也容易出现抵触情绪,课堂参与度相对不高。基于此,为了更好优化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注重选择更为新颖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此更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更好完成教学任务。PBL教学模式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结合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予以灵活运用。
一、PBL教学模式概述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最早在1969年被Howard Barrows提出,也被称为问题式教学模式或者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问题的运用,依托问题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来看,其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优化,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仅能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样也能够对于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予以培养,进而表现出更强的教学应用价值。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表现出了较强的建构主义特点,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习得知识,对于教师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解放效果,让教师由原有的灌输者转变为促进者和引导者,以此更好实现对于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PBL教学模式在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引入运用PBL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新趋势,在实践教学中确实也发挥出了理想的作用价值,为了更好优化PBL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教师往往需要重点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可以在积极主动探索和钻研的过程中,完成相应教育教学任务。从该新型课堂教学过程中来看,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和创设问题情境,课堂大量时间应该安排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钻研,力求自行解决问题,以此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能够较好培养自身多方面素质和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围绕着相应问题情境进行钻研,以此发挥群力,更好实现对于问题的解决,避免单打独斗带来的严重制约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下,单独依靠学生自身力量,往往难以形成良好探究效果,应该应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恰当分工和相互协作,以便更好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应该注重方向把关,在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的任务量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课堂教学时间也在较大程度上可以安排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但是教师的作用却更加重要,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引导者作用,为问题解决和探究方向把关,以此更好实现最终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化控制。比如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索和钻研中出现的明显方向性偏差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其发现错误,进而予以及时调整,避免做无用功。


三、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课前准备改革
        在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下,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首先表现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以及学生都需要高度关注课前准备环节,以便更好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教师而言,课前准备的主要工作就是完成信息准备工作,能够围绕着相应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重点围绕着需要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研究,确保问题情境创设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可以得到良好准备,避免在课前准备方面出现严重制约问题。学生的课前准备更为重要,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教师安排的课前预习任务,自行搜集相关知识,除了依托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教学辅助素材,学生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借助于互联网以及其它信息来源渠道,更为广泛搜集相关信息,力求确保自身具备更强的问题解决条件。
        (二)问题情境创设
        对于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而言,问题情境创设应该引起教师高度关注,问题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后续课堂教学成效,和学生后续课堂参与度同样直接挂钩。在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除了要重点考虑到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往往还需要重点突出相应问题情境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探索意愿,可以积极参与后续问题探索过程。从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面来看,学生比较感兴趣,且具备较强教学实效性的问题情境就是案例,教师可以积极引入一些以往经典案例,让学生围绕着相应案例进行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各个知识点和相关金融学理论,如此也就可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问题探究
        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还需要重点关注于问题探究和解决环节,这也是学生完成知识获取的关键所在,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相关问题情境的探索和钻研,以便在解决相应问题的同时,提升自身学习成效。在问题探究过程中,为了更好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顺利完成问题解决任务,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共同探索和钻研。在小组合作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划分各自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协调合作,但是最终要求达成统一意见,以便顺利完成问题解决任务。各个小组在任务完成后,还可以进行组间交流,以便取长补短,更好推进所有学生学习效果。
        (四)引导反馈
        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还需要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作用,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和反馈,以便更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除了要提出问题情境,还需要实时关注后续学生探索和钻研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发言状况以及探索方向进行必要引导,以便促使学生更好完成问题解决任务,引导其掌握正确方向。根据各个小组或者是各个学生的问题解决成果,教师也需要给予准确反馈,要求根据实际状况予以总结和概括,针对学生没有关注到的问题予以及时弥补,以便最终更好优化教学成效。
四、结束语
        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在现阶段面临着更高的改革要求,注重引入运用PBL教学模式极为必要,该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知识、技能以及其它素养的综合培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究——以《金融营销学》为例[J].内江科技,2020,41(12):148-150.
[2]王彤彤.金融专业实训课程PBL教学效果研究——基于线上教学视角[J].营销界,2020(12):84-85.
[3]魏珍爱.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3(04):85-89.
[4]姚拓中.基于模拟实战平台技术下的应用型高校PBL模式教学改革研究——以《供应链金融课程》为例[J].中外企业家,2020(13):156.
[5]姜仁荣.基于鹰架理论的改良式PBL教学法在互联网金融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9):204-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