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康健
广东医科大学 523000
摘要:为了探究《抵达之谜》中奈保尔杂交身份的重建,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奈保尔的身份定位遗失和奈保尔的杂交身份重建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奈保尔的多元文化身份是造成其身份定位遗失的根本原因,奈保尔对故乡印度的熟悉和陌生、对特立尼达的逃离以及到达英国后在英国文化氛围中感到孤独与疑惑,共同造成了奈保尔身份定位的遗失。奈保尔经历了对印度文化的重新评判和对英国文化的坦然接纳后实现了自我杂交身份的重建。
关键词:《抵达之谜》;身份定位;杂交身份;奈保尔;身份重建
前言
奈保尔是当代最杰出的英语作家之一,曾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奈保尔文学作品的主要视野在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殖民地国家,描写殖民地国家在殖民统治下遭到的政治控制和文化侵蚀。奈保尔作为在英国实现自己作家梦想的印度人,总是感受到深深的身份焦虑,印度出身和特立尼达生活的印记难以磨灭,奈保尔在英国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外来者如同浮萍飘絮没有根基,奈保尔一度陷入对自己身份定位的遗失。
一、奈保尔的多元文化身份
1奈保尔的印度故土情节
奈保尔出身于印度后裔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印度奉行着严苛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是印度种姓等级中最高的一级,这使得奈保尔有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奈保尔的出生地是特立尼达,但印度是奈保尔的祖国。奈保尔并没有在印度成长生活过,也没有在印度的教育系统中直接接受教育,但是印度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都对奈保尔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奈保尔对于印度的最初印象,并没有到达印度对其进行亲身感受,而是在特立尼达的印度宗教社区的宗教仪式上,印度浓厚的宗教色彩就这样在年幼的奈保尔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奈保尔对于祖国印度,有着非常深的故土情怀,奈保尔曾在26年的时间中三次走进印象中的祖国,去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奈保尔对祖国印度有着来自本能的深深依恋,对于印度的现实命运异常关注,印度身份是奈保尔多元文化身份中的重要一面。
2奈保尔的特立尼达之旅
特立尼达曾先后被西班牙和英国进行殖民统治,在特立尼达地区有着非常浓厚的殖民地文化[1]。特立尼达是西印度群岛上的一个小国,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原有的传统文化已经渐渐消亡,呈现出一种由欧洲殖民文化、印度移民文化以及本土黑人文化相互碰撞而成的“拼凑”文化。文化认同是个人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拼凑”文化下,奈保尔产生了极大的身份遗失焦虑,和奈保尔同样,许多印度的移民也有着深深的文化认同焦虑,这些印度移民为了保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会定期举办宗教仪式,来增加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奈保尔小时候看到的印度宗教仪式就是印度移民为了在文化碰撞中对民族文化进行留存所做的努力。这些印度移民虽然在特立尼达生活,却从未真正地融入特立尼达的本土生活氛围,他们组成了保留印度生活习惯和文化习惯的印度生活社区,成为了特立尼达地区的一个孤岛一样的印度生活圈。奈保尔在特立尼达,从未形成真正的文化身份认同,这也是他后来选择对特立尼达抛弃和逃离的原因。
3奈保尔的英国文化依赖
英国是印度和特立尼达的殖民统治者,作为宗主国,英国文化对印度文化和特立尼达文化都产生了非常深重的影响。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经济上,英国都印度和特立尼达处于支配地位。包括奈保尔在内的许多印度人,都对英国这个宗主国怀有非常复杂的感情,一方面英国是发达和进步的象征,一方面英国又给他们带来了殖民压迫。奈保尔对英国怀有很大的向往,他自己表示从很早之前就想去英国发展,反正自己也没有真正的家乡。奈保尔到了英国之后,就读于世界一流学府牛津大学,还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想。在奈保尔的心中,对英国有着深深的文化依赖。后来奈保尔还和心爱的英国姑娘结了婚,做了英国人的女婿。在奈保尔的文化身份上,可以将其界定为印度文化的婴儿,特立尼达文化的过客以及英国文化的养子。
二、《抵达之谜》中奈保尔自我身份定位的遗失
1奈保尔对印度文化感到熟悉和陌生
奈保尔虽然是印度后裔,但从其祖辈开始就已经离开了印度移民到特立尼达,奈保尔兼具印度身份和移民身份。身体里流淌的印度血脉和祖祖辈辈形成的印度文化基因令其对印度的宗教文化仪式有着天然的兴趣,因此小时候印度移民在特立尼达的宗教仪式活动会引得他驻足观看。但是他又不是完全的印度居民,出生以及生活于特立尼达的奈保尔,已经逐渐远离了许多印度的生活习惯和社会习俗。虽然特立尼达的印度移民社区对印度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仪式进行保留,但真实的印度在漫长的时间里生活方式和宗教仪式早已发生了许多新的改变。奈保尔对印度的最初印象,只是他想象中的关于故乡的一个幻影,并不是印度真实的样子。奈保尔长大后曾在26年的时间里到达印度三次寻根,但是印度肮脏的街道、对英国文化的滑稽模仿以及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都让奈保尔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深深的失望。
奈保尔对印度的贫穷和落后感到深深痛心,这个让他倍感熟悉又十分陌生的家乡,令奈保尔很难产生自己就是个完全的印度人的文化认同。
2奈保尔对特立尼达决定抛弃和逃离
奈保尔的成长期生活于特立尼达,特立尼达是个各种文化碰撞交融的地方,宗主国英国的文化渗透在特立尼达已经非常深入[2]。奈保尔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英国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英国文化的种子就深深地种在了奈保尔的心中。这种教育体制下学习成长的奈保尔,将毛姆视作自己的偶像,也想成为一个博学而优雅的作家。青年时代的奈保尔对英国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向往,对自己在特立尼达的一切生活经验和文化经验进行了全面怀疑,他渴求进步、渴求改变以及渴求更大更高的平台。对于特立尼达,奈保尔虽然生于斯长于斯,却自始至终没有形成较深的文化认同,他只是特立尼达万千移民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于是奈保尔考取奖学金,带着想要成为作家的梦想和对英国文化的向往离开了特立尼达,开始了去往英国的寻梦之旅。
3奈保尔对英国文化感到孤独和疑惑
在奈保尔逃离特立尼达来到英国的首都伦敦之后,他并没有感到终于到达理想乡的激动和狂喜,而是产生了一种并不真实的迷失感。伦敦街头的车水马龙,并不是奈保尔想象中英国的样子。奈保尔想象中的英国是更早年代的英国,而不是眼前这个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来到英国之后,奈保尔发现自己与英国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隔阂,作为一个陌生人和外来者,他经常感到一种文化层面的“水土不服”,在与英国本土居民的相处中,奈保尔也感觉自己很难融入他们,甚至他们对自己这个殖民地移民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排斥和歧视,这让奈保尔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疑惑。几经辗转,作为一个双重移民身份者,奈保尔始终都没有找到真正的灵魂安放之处。
三、《抵达之谜》中奈保尔杂交身份的重建
1奈保尔对印度文化的重新评判
在经历了三次寻根之后,奈保尔对祖国印度的态度也发生了许多改变。随着自身阅历的增加,奈保尔对印度的文化理解也变得更为立体和全面[3]。印度作为奈保尔的祖国和故乡,奈保尔心中对印度始终保有很深的文化情感。奈保尔初到印度时,看到印度的落后与贫瘠,粗鄙和肮脏,这无疑使得奈保尔小时候心中的祖国幻梦被现实击碎,那个时候的奈保尔对祖国产生了深深的失望,甚至一度对自己的印度身份感到厌恶和羞耻。直到后来随着阅历的提升,奈保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祖国,他认为印度的宗教束缚和殖民地现状,使得印度变成了一种“受伤的古老文明”,奈保尔对祖国印度开始能够客观看待,在其对祖国印度的复杂感情中,开始有了很多同情的成分。再之后,奈保尔深入印度社会内部,看到了印度人民的挣扎和努力,在困苦环境中不断成长与抗争,奈保尔对印度身份的认同感逐渐上升[4]。
2奈保尔对英国文化的坦然接纳
无论是奈保尔在特立尼达的青年时期,还是在英国牛津大学的求学时期,奈保尔都是认为西方文化有着非常大的优越性的,他本身也是被英国文化所吸引,才会来到伦敦。奈保尔在特立尼达受到的教育也是英国式的教育,这对特立尼达西方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5]。奈保尔来到英国伦敦之后,因为殖民地时代的落幕,英国的文化也失去了殖民时代的光彩,英国人的精神世界也不像奈保尔想象的那样富足,而是普遍陷入了空洞。奈保尔在经历了对英国的了解后,慢慢开始释然,坦然接受了帝国荣光的逝去,在英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期待英国和世界的新发展。
3奈保尔杂交身份的重建形成
奈保尔是典型的双重移民,其前半生都是身处逆旅中的行人,无论是对祖国印度的懵懂想象,还是身处对特立尼达生活的文化边缘,亦或是来到伦敦后的茫然无措,都是一个移民人身份认同焦虑的不同表现。奈保尔通过对自身文化身份的不断思考,对自身意识形态的不断解构,终于达成了与这个世界的身份认同和解,重建起对自身杂交身份的文化认同。奈保尔具有三重身份,移民在外的印度人、身为过客的特立尼达人以及定居伦敦的新伦敦人,这三重身份互相之间并不割裂断层,而是有机结合组成了奈保尔这个具有杂交身份的优秀作家。在后来,奈保尔开始直视自己的殖民地人身份,把自身的独特经历当成写作的素材来源,这才有我们看到的奈保尔的诸多优秀作品,如《抵达之谜》以及《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等。作家梦想的实现,也增添了奈保尔除了文化和国籍身份认同之外的另一重身份认同,奈保尔实现了对作家身份的渴望[6]。
结语
人的一生是寻找的过程,寻找灵魂的栖息所,寻找文化的家和国。《抵达之谜》的谜底就是奈保尔究竟对自身形成了怎样的身份认同,奈保尔究竟是印度人、特立尼达人还是英国人,他的文化认同困惑最终是否有被消解。奈保尔在不断地移民和探索中,经历了对自身身份定位的遗失,通过对祖国的深入了解和对英国文化的接纳吸收,最终形成了其杂交身份定位。
参考文献
[1]张德旭.他者身份的真相:奈保尔的《抵达之谜》及其认知模式[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545-550.
[2]王山美.下午与抵达之谜:纯粹的式微与哈金小说的复合间性[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03):22-34.
[3]陶迪娅.旅行和凝视: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身份建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4]王洪凯.后殖民主义视角下《抵达之谜》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解析[D].辽宁大学,2018.
[5]殷丽珊.追寻身份之旅——《抵达之谜》中的植物意象解析[J].海外英语,2020(11):199-200+202.
[6]杨佩佩.解析《抵达之谜》中奈保尔对本真存在的探寻[D].宁夏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