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翻译王维诗歌意象转移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张琼
[导读] 本文探讨了许渊冲对王维诗歌题目相关地点意象的翻译选择,发现译者并没有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而是充分理解原诗后,结合语境翻译,将有的意象进行了转移。

        张琼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712046
        摘要:本文探讨了许渊冲对王维诗歌题目相关地点意象的翻译选择,发现译者并没有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而是充分理解原诗后,结合语境翻译,将有的意象进行了转移。
        关键字:许渊冲,翻译,王维诗歌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习惯上又称他王右丞。长期隐居于辋川别业,热爱自然,熟悉农村,诗写得恬静闲适,具有一种静态美。诗歌“在写实的字里行间让读者通过审美而进入超现实的艺术境界 ”,[[[] 入谷仙介.王维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王维一章的结尾处写道:“他洗净了被他称为‘眼界’的视觉复杂性, 只留下一个充满意义联系的简单形式和要素的世界 。”[[[] 宇文所安.盛唐诗[M].北京:三联书店,2004]]这可以让他的诗歌更好的体现了诗画意境的统一,且诗歌语言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声音,色彩,光影和状态,也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经常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除此之外,往往用组诗来写,每首诗都可以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而所有这些无疑都给译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许渊冲在翻译王维诗歌时,尊重但并不拘泥于王维原诗,在译文中出现了多次意象转移,巧妙的将不同语境下的内容展现了出来。
        王维在《辋川集》及其他诗歌中中描写了很多地方的景色,如《孟城坳》、《鹿柴》、《栾家濑》、《白石滩》、《竹里馆》、《辛夷坞》、《漆园》、《鸟鸣涧》、《莲花坞》、《华子冈》、《文杏馆》、《木兰柴》等等。这些题目的翻译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意象有对应的表达的时候,译者还是尽量还原原诗的意象,如《鹿柴》,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翻译为“enclosure”,意思就是围场的意思。《栾家濑》,濑,1. 从沙石上流过的水;2. 流得很急的水,急流。翻译为“rapids”,意思就是“急流,湍流。” 《白石滩》,滩,河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翻译为“shallows”,意为“浅滩”。《竹里馆》,《文杏馆》,馆,本义是接待宾客的房舍,作动词,有接待、安置义,引申为华丽的住宅、官署,分别译为“hut”,指的就是“小屋,临时营房”的意思,和“Hall”,大厅。《辛夷坞》,坞,指小障蔽物,防卫用的小堡;水边建筑的停船或修造船只的地方;地势周围高中间凹的地方,翻译为“dale”,山谷的意思。《华子冈》,冈,甲骨文字形为山上加网。从山,网声。山脉如网,山骨便如网线。山势凸出的部分为冈之范式,翻译为“ridge”,意为“山脊,山脉”。
        而在另外一些题目中,译者将地点名称的意象进行了转移,如《孟城坳》,坳,念ào,意为低凹的地方或山间的平地,译为“The city gate”,gate是“门”的意思,原诗“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着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写的是诗人搬到了孟城口,这个地方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现状衰败凋零。诗人无法克制自己内心的忧闷,想着现在为“昔人”而悲伤,后来者又是否会为我悲伤呢?“孟城坳”在诗歌中以“孟城口”的意象出现,于是译者将该意象进行了统一,译为“the city gate”。
        《漆园》是辋川二十景之一,但原诗“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写的是与之相关的典故。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请他做官,他拒绝,所以译者将题目译为“A petty officer”,“一个无名官吏”来自喻。
        《鸟鸣涧》,涧,指的是山间流水的沟,或者小溪。形声。从水,间声。本义:夹在两山间的水沟。出自《说文》——涧,山夹水也。与之完全对应的词是“ravine”,山涧,峡谷的意思,但是从诗歌内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来看描写的更像是幽静的山谷,而不是峡谷,译者用“dale”表示山谷也更加切合一些。
        《莲花坞》,坞,指小障蔽物,防卫用的小堡;水边建筑的停船或修造船只的地方;地势周围高中间凹的地方。译文中直接将该意象省略,用了“The lotus blooms”,“莲花盛开”的意思。诗歌本身主要写对荷花的喜爱,写了采莲人的生活乐趣,用这样的花儿盛开的意境来翻译,也使诗歌的延展性更强了。
        《木兰柴》,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用“Valley”而没有像《鹿柴》一样用“enclosure”是因为两首诗描写的意象是有差别的,本诗描写了傍晚时分的天色,是山谷中的秋山暮霭鸟归图,所以“valley”的这个意象更加合适。
        从题目中地点意象的翻译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仔细和谨慎,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原诗有深入的理解,不能只看表面或者字面意思,应该深入理解诗歌,才能译出高质量的作品。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