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方法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刘静洁
[导读] 合理的预习方法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为正式授课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刘静洁
        贵港市平南县六陈镇古和小学
        摘要:合理的预习方法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为正式授课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出与之相应的预习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预习学习条件。本文就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的方法,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效地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高年级;预习方法
        引言:农村小学教学相比于城市小学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教学资源方面,农村小学处在明显地落后局面,所以如何结合农村小学教学的特点,提升教学的质量,成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根据农村教学和学生的特点,将游戏元素、实践活动和生活元素,有效的植入预习教学中,用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在各阶段性的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并且教学效果教学突出,主要是由于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率先得知教学的内容,进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开展预习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首先,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知识点,而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则会记录下来并且反馈给教师,教师则可以对教学做出针对性地调整,进而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其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开展预习活动时,多以自主学生的形式为主,久而久之必然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更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效果。
二、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存在的问题
(一)预习方式略显为单一
        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推行的预习方式,主要是让学生熟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和陌生词汇等[2]。有些教师甚至只告诉学生自主预习,而没有制定出合理的预习目标、内容和计划,不仅导致学生失去预习方向,还严重影响到预习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形成“学生付出时间,但是得不到效果”的不良现象。由此可见,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方式单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需要创新出更加丰富和高效的预习方式,以此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
(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实施背景下,要求教师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但是就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教学而言,却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开展预习活动中,太过于重视学生预习的效果,反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这就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性和强制性的开展预习活动。第二,教师没有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预习计划,和设计出相应的预习方式,从而造成教学与学生不匹配的问题,这也是学生主体性丧失的体现。
三、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途径
        农村小学教学与城市教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出语文预习的方式,才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下文主要就游戏化预习方法、实践活动预习方法、生活化预习方法,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推行游戏化预习方法,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行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便帮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性的要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地想学习[3]。基于此,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喜好游戏的特点,将游戏元素植入语文预习活动中,继而达到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目的。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游戏形式,以此保证学生可以在游戏体验中,既能达到预习的效果,又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对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农村高年级语文预习教学,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游戏元素时,应该尽量贴合于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教师在开展《将相和》教学活动之前,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游戏预习方式,一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二来激发学生的预习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将学生合理地分配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且为每个组员分配文章中的角色,像是“蔺相如”、“廉颇”和“秦王”等。然后,让学生结合文章中的内容,利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还原出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在此种游戏化的预习方式下,学生不但可以深度融入文章中,还能够体会到预习活动中的乐趣,继而对预习养成良好的兴趣。
(二)将实践活动植入预习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并且可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4]。因此,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融入其中,以便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体验的形式,理解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中心思想。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农村小学生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将优势转化为效果。因此,在采用实践活动预习方法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一来提升实践活动地体验感,二来增添语文预习的乐趣。其次,实践活动植入语文预习活动,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学生的实践体验,而是要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引导,确保学生预习的质量。例如,教师在开展《牛郎织女》教学活动前,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出与之相应的实践活动,用以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学习。如“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都听说过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请同学们以找寻牛郎织女为实践主题,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的内容”。在实践主题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向长辈了解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有的学生在夜晚寻找牛郎织女星。通过采用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语文预习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接下来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三)提倡生活化预习方法,增强学生对预习知识的理解
        知识源自生活,也将用之于生活,所以教师采用生活化的预习方式,以此提升学生语文预习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活化的预习方式,要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才能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二,生活化的预习方式,还要与教学的内容相贴合,以此避免预习和教学发生“南辕北辙”的现象。例如,教师在开展《慈母情深》教学活动前,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知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如,教师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自己母亲的一天,像是帮助母亲完成家务和农活,又或者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爱。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预习的效果,教师还需要让学生,用书信形式表达出对想对母亲说的心里话。如此一来,学生必然能够更好地理解《慈母情深》文章的内涵,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应该充分地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为合适的预习方法,以此提升学生预习的质量和效率。上文主要分析了游戏化预习方式、实践活动预习方式和生活化预习方式,并且总结出了相应的实践方法,希望可以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供良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邱忠勇.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的意义和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01):108.
[2]杨田文.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价值思索[J].新课程(中),2019(09):20.
[3]张英.浅议小学语文预习的重要性[J].南国博览,2019(03):162.
[4]段艾娜. 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活动的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