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蔡天顺
[导读]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会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阅读技巧教学。
        蔡天顺
        晋江市东石镇玉峰小学  362200
        摘要: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会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阅读技巧教学。一方面是由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要为小学生进行专业的阅读教学,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做好过渡。所以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这样才能够迅速提高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何采用更加具备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高年级;个性阅读     
        个性阅读方式的核心思想就在于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就是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独具一格的创新形式,敢于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来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因此本文展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也是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接下来我们将首先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得困难,然后针对这些现实性的困难,就不展开策略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一)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较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较为薄弱,即使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人生阅历有限,所以他们的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对薄弱的。因此语文教师在针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年龄上还比较小,所以在理解能力和人生阅历这一方面还不够,因此他们在对文章内涵进行把握的时候,总是会存在一定的现实性困难。由此可见,即使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1】

        (二)部分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当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过度重视,对于阅读训练答案的校对,非但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反而会使得阅读教学过度功利化。但是有非常多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都更加倾向于阅读答案的校对。事实上,答案的校对相较于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不值一提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工作当中,应当对教学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不要过度注重答案的统一和规范,而要尽可能的去对阅读篇目进行深度解读,引导以多样化的视角来对阅读篇目进行审视,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断提高理解能力。

        (三)部分语文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语文阅读的答案统一性是最低的,因为不同的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那么就会有不一样的观点。所以说在进行语文阅读训练的时候,不同的学生所产生的感受和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可是有些语文教师就总是在答案是否统一这一方面过度纠结,一定要强调学生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语文教师这样的教学理念是完全不尊重学生语文个性发展的一种表现。所以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只要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趋于正确答案,并且是积极向上的,那么教师就不应该过多的去干涉学生的思维,否则就会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造成一定的局限,使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当中缺乏信心。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活跃度。

【2】

        二、如何进行个性化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于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产生的结论也会不尽相同,因此语文教师在遇到学生不同答案的时候,不要太过纠结答案的统一,而应当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分析学生为什么会这样的思想和看法,这样才能够增强对学生的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比如说《皇帝的新装》这一篇文章,是很多小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国王自欺欺人的趣事,但是在过往自欺欺人的过程当中,所有的人都跟着附和,直到有一个小女孩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之后,又被迅速的阻止。很多学生在这对这篇文章的内涵进行分析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就比如说有的学生认为做人不能盲目从众,而应当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进行事件的分析。而有的学生所看到的则是皇帝的新装当中的国王权力非常大,而且非常专制,所以才导致了他的国民不敢违逆她的意思。不论学生持哪一种态度,这两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具有合理性的。但是,有些语文教师则会一味的肯定第1种观点,而对学生的第2种观点进行否认。但正确的做法是学生应当承认两名同学观点的合理性,然后去分析哪一名同学的观点更加准确。只有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他们的看法,才能够了解学生的主要思维,并且不要过度的去否定学生的思考,那样与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形式,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培养   
    
        在语文教师针对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除了采用专业化的手法来进行一些固定的阅读技巧教学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因为阅读的教学在很多时候是无法说清楚方式方法的,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学生内心当中的一种情感感受,学生在作答的时候将这种情感感受进行准确的表达,最终就能够形成一篇阅读题目的核心思想。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形式,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合理的引领,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就比如说《老人与海》这一篇阅读,之所以引用到了小学阶段的教学当中,就在于这篇文章反映了故事当中老人坚定不屈的奋斗精神。除此之外,《老人与海》这部小说还被翻拍成了电影。那么语文教师在进行这篇文章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向学生播放这部电影当中的某一个片段。通过视觉上老人与鲨鱼之间斗争的那种冲击性画面,来引导学生对老人勇敢精神的领悟,相较于通过文字性的引导来让学生感受老人的精神,所产生的效果肯定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采用更加直观的阅读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来让学生对阅读篇目进行深度理解,这样才能够逐渐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从而拔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3】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语文教师在针对他们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首先语文教师需要牢牢把握培养学生情感领悟能力的关键,在教学工作当中,善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来深入文本进行体验。另一个方面,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尊重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当中的个性,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文章的解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思维,并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纠正。只有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能够做到这几点,还能够做好小学到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学习过渡工作,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海燕.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
        [2]賀国波.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神州,2018(2):107.
        论文来源:《新课程·中旬》 2019年7期
        [3] 刘彩凤. 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