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育法对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胡盘燕
[导读]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幼儿教育,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加快探索出适应改革的全新教学模式。

        胡盘燕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汇星实验幼儿园 523478
        摘要: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幼儿教育,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加快探索出适应改革的全新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游戏教育法的优势在其中凸现,将该教学模式运用在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就这两点而言,对于提升幼儿智力和教学效率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幼儿教育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性出发,详细讨论了游戏教育法对激发幼儿兴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育法;学习兴趣;幼儿教育
        引言
        “儿童的智力提升在于动手操作”,幼儿实际上都是在游戏活动中构建出属于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充满趣味性的多元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儿会不断开动脑筋和积极思考,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挑战。然而就目前幼儿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低,教师缺乏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以至于整体教学氛围不高。游戏教学是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的一种教学方式,使得幼儿保持高昂的兴趣,并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游戏环境下学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1]。
一、教学教育法对培养幼儿兴趣的必要性分析
        1.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传统教学模式中,重视幼儿的“接受”。在我国大多数幼儿园中,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被幼儿园告知在园内学习期间要好好听话,要认真的学习,才能获得老师的喜欢和悉心栽培,这种思想的灌注使得幼儿只是按照教师的方式被动成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让幼儿的思维受到限制,幼儿的天性遭到限制,难以实现幼儿的自然成长。而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活动后,充分扭转了教师单一课程教育模式,让幼儿自由的在活动区域中开展游戏活动,其天性得以有效激发,为他们将来迈入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打下了基础。
2.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幼儿学习方式、学习思维、人格的培养以及将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次,一方面游戏教育法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实践活动教学能给突破思维的局限性,让他们富有想象力、创新力以及生命力[2]。另一方面,游戏教育法弥补了部分幼儿空间想象力差和抽象思维差不足的缺陷,解决了知识汲取的阻碍,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实质化[3],最终达到幼儿综合成长的目的。
3.丰富幼儿的知识,锻炼其动手能力。游戏教学方式和游戏器材种类多样化,并且丰富多彩,而在游戏教学实际过程中,同样蕴含着诸多教育因素。通过良好的游戏教育,极大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很多幼儿园都配置了小型篮球场或者足球场,这种球类运动能够极大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探究意识,从小就具备集体荣誉感,极大的提升幼儿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游戏教育法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多种教学手段共同运用。不同的教学活动对于儿童能力的培养不尽相同,有的游戏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有的能够增强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有的能够巩固幼儿的基础知识和提升幼儿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师们需要灵活地应用这些手段,根据其发挥的不同作用适当的应用到教学中,从而根据幼儿的兴趣因材施教,尽情释放幼儿的天性,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养。比如在某活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让两组幼儿用抽签的方法,让被选中的幼儿轮流回答对游戏活动的想法,最后用幼儿解答的积极性来决定哪一组学生获胜,如果两组出现打平的情况,老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速度来评判获胜方,老师可以用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奖励来作为胜利方的奖品,以此鼓励幼儿积极的投入到游戏当中去,并加强幼儿之间的团结互助。
    2.传统教学手段和游戏教育手段相结合。在幼儿活动开展中,过分注重游戏教学只会让教学内容变得“主次不分”,过分依赖传统主题式教学,则很不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想真正发挥出游戏活动的实效性,就需要将其和两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两者的“互补互助”和“相辅相成”,既不让幼儿活动过于偏离教学主题[5],还能够在无形中开阔儿童的思维层次,培养其学习积极性。
        3.游戏活动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游戏教育虽然能够很好的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游戏活动脱离了生活实际,就很难发挥游戏活动的教学效果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出更加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游戏活动,让这种日常化的游戏活动能极大的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比如,老鹰和小鸡是幼儿常见的动物,教师可以开展一个“老鹰捉小鸡”的活动{6],教师对小朋友们提出一个要求,让他们自己讨论好谁做“老鹰”,谁扮演“鸡妈妈”,并在游戏开始前告诫孩子们要相互配合、相互帮助,要保证“老鹰”不能抓到小鸡。在安排好之后,孩子们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从而高高兴兴的投入到游戏中,游戏开展得十分顺利。
        4.利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游戏内容。幼儿教材中的一些插图非常生动形象,而多媒体能够很好的将这部分图画更加直观显示出来,进而更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和游戏精神。在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时,教师要意识到对于孩童而言,他们的记忆力往往是比较抽象,多媒体上的动画和插图能够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的看多媒体上的动画,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视觉记忆,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书中的游戏世界中去[7]。
三、总结
        游戏教育法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无形开阔其思维层次,激发其学习兴趣,合理的利用游戏进行教学,能够极大的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有着重大意义。幼儿园要继续秉持游戏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模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引导者,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自由成长、主动学习,并且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让他们通过游戏活动这个充满趣味性的教学舞台,尽情的展示自己、张扬个性。
         参考文献
[1]朱天荣.运用课程游戏化精神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43-44.
[2]沈凤.课程游戏化让幼儿教育焕发生命活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56.
[3]黎亚琴.科学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20(75):161-162.
[4]陈宏.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价值评价[J].文理导航(下旬),2020(09):10+12.
[5]姜媛媛. 浅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N]. 贵州民族报,2020-06-17(B03).
[6]石丽伟.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浅谈[J].读写算,2020(23):32-33.
[7]梁志凌.开展游戏化教学 促进幼儿发展[J].甘肃教育,2020(1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