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先义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荷庄小学 563108
摘要: 语文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语文是小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学科。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很多年轻人为了生存都选择去大城市里面打工挣钱,导致农村里面只剩下了小孩子和空巢老人,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大部分的孩子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奶奶的思想比较保守,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而且他们的思想会影响孩子,对他们语文的学习非常不利,这就导致农村地区出现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了探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键词: 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策略;原因
引言: 语文有一个很长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国的历史一起发展,它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等等。但是现在的小学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学生学习语文比较困难的情况,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为此我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的概念,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深层的分析。
1.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的概念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往往被别人理解为,语文学困生就是学生可能在身体的某一方面存在缺陷以至于导致学生学习语文会有一定困难,事实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正确的概念是学生并没有任何心理和身体上的问题,他们身体的各个方面都是非常正常的,只是他们在学语文时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赶上其他的同学,学习语文的能力比较弱,这是关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比较科学的概括。
2.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2.1 家庭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人们如果只依靠单纯的在家里面种地已经维持不了家庭的日常经济开销了,为了能够让生活能够继续进行,他们必须到经济水平高的地方打工赚钱。现在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那个年龄阶段有很少关于父母的记忆,很多父母甚至两年才回一次家,等到他们回家的时候,孩子对他们的感觉是陌生的,就像不认识他们一样,这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有伤害性的。有时老师让写关于父母的作文,因为与父母的接触比较少,写的文章就是冷冰冰的文字,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和其他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同学的文章一比较就会显得很弱势。其根本总原因是和父母的接触比较少对父母没有太多的情感。
2.2 教师原因
教师的视野比较片面化,语文老师在教学生学习语文时,教学的模式比较的单一,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会通过口述的方式给学生讲课,也不注重与孩子的互动,这十分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还有就是为了测试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老师经常会采用小考的方式考察学生,然后凭借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测学生,他们忽略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对这些学生缺乏关心和帮助,这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3 学生自身的问题
学生在这个阶段是比较脆弱的,他们在这个时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以至于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任何人进行沟通,就算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也不敢去问老师,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去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3.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3.1 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老师如果想要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对自己教学方式做出一些改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与语文学困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采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如:老师可以举行朗读比赛,通过朗读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新的认知,并且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多样,对学生有很大的益处。我相信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一定能激发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3.2 社会各个成员要给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更多的关心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开了他们,这也导致了儿童情感的缺失,这对语文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语文是一门非常有情感的学科,你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表达出你当时的情感状态,而语文学困生他们就缺乏了这种情感,为此老师在和这类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尊重。同时老师也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告诉家长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家长需要在生活中关注孩子,与孩子要经常联系,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战略的重大意义。为了帮助更多的小学生学习语文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从老师的角度看,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健康发展。同时也要重视提高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沈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J].教书育人,
[2]王明生.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J].
[3]李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儿童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