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班本化的实践与思考——以“测量”数学活动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哀乐缘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哀乐缘
        杭州市钱新幼儿园 310016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身为幼师,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在班级中引入新型的教学模式,弥补以往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比如班本化教学模式,它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可以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主题背景下班本化的实践与思考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主题背景;班本化;实践
        引言:班本化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它的概念是以班级为基础开展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它对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教育教学有特殊的意义。幼师想要开展班本化教学应该在班级中开展多种多样的课程,建立独有的班级特色,满足幼儿当前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以“测量”数学活动教学为例开展了以下研究。
        一、开展趣味性的活动导入
        导入是开展班本化课程的第一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幼师做好活动导入就可以激发幼儿后续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幼师应该增加导入环节的趣味性,利用新奇的方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我们想要开展趣味性的课堂导入首先应该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有清晰的认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其次,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或教育文件学习更多课堂导入的方法,比如,游戏教学导入、历史故事导入、生活经历导入、问题导入等等。幼师在进行“测量”数学活动教学时,可以采用问题导入和历史故事导入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对幼儿进行提问,比如,笔盒、跳绳、抱枕、黑板等等,幼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常用的物品,那么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它们有多长吗?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些讨论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畅所欲言。幼师:在现代我们可以用格尺、卷尺、游标卡尺进行测量,那么在古代的时候并没有这些仪器,人们是如何测量的呢?之后我们可以将人类测量发展中的趣味故事讲述给幼儿,让他们了解古代人类的测量方式,并以此展开今日的教学活动[1]。
        二、开展自主、合作的教学
        在过去的教学中,幼师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学习,往往不会给他们过多的实践机会,导致他们对一些抽象的知识理解不够全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开展自学-合作-反馈的班本化课堂,让幼儿从被动的吸收知识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进行探究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更好地贯彻落实班本化课堂,而且可以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
        幼儿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幼师应该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师可以在开展班本化课程时,让他们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们可以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和研究,拥有学习的方向。这样的教学模式相对于我们传统化的灌输来说会让幼儿记忆的更加深刻,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幼儿的自学情况,掌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了解他们思维发展的缺陷,以此进行下一步的规划。幼师在进行“测量”数学活动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桌子的长度应该用怎样的测量方法?你们会使用什么工具?在测量的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什么?之后,我们可以让幼儿利用拃来测量桌子的长度,让他们将幼师教授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通过他们的亲身实践,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时他们就会产生疑问,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合作探究[2]。
        (二)合作探究
        幼师可以将幼儿进行分组,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在自学过程中遗留的问题,通过集体的讨论和思维的碰撞,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合作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感受到团体的力量,明白团结协作的意义,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启示,对问题拥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幼师在进行“测量”数学活动教学时,我们可以给予幼儿一些提示,让他们注意每个人在测量的过程中的不同,与其他小朋友进行讨论,开发他们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通过反复的讨论,有很多幼儿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比如,一些幼儿在测量的过程中拃与拃之间留下了空隙,每个幼儿的手掌长度各不相同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除此之外,幼师还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合作任务,让他们通过合作进行测量,比如,我们可以让他们测量走廊的长度或者操场的长度,将幼儿进行分组,部分人员进行测量,部分人员进行记录,其中应该包括测量工具、测量结果等内容,最后,我们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展示,通过这项合作任务,对幼儿进行拓展训练,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测量的相关知识[3]。
        (三)总结反馈
        最后,幼师应该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根据每个小组的反馈,集中幼儿的问题,解答他们的困惑,完善教学的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对过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以国家下发的文件为基础,帮助幼儿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在主题背景下开展班本化课程,在课堂中实现幼儿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张晖.始于生活,超越边界——幼儿园生活化班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幸福家庭,2020(17):42.
[2]林红妹,刘艳.幼儿园班本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0(10):11-16.
[3]高丽.班本化探究性主题活动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