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
杭州市萧山区级机关幼儿园快乐鸟分园 311200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求幼儿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帮助其养成分享行为,分享行为具有社会性,它是幼儿需养成的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旨在从萌发幼儿分享意识、促成幼儿的分享行为,提升幼儿的分享意识三个面进行分析,探究给予绘本阅读的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策略和方法,为幼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建议,使其能够培养幼儿的分型意识与行为。
引言:分享行为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核心素养结构中的人与社会领域部分提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因为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实质上就是较强的社交能力,而分享行为则是社会交往能力的俄中要体现,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养成。而绘本具有的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等特点,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有效的培养其分享行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绘本阅读,养成其良好的行为。
一、教师开展多样绘本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在绘本阅读的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多样的形式满足幼儿多变的需求,从而促进其分享行为的养成。首先,在绘本主题的选择上,教师要注重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且与分享有关的教育主题类的绘本,其特点为趣味性、新颖性和教育性,从而有效的激发其绘本阅读的兴趣,使其能够自发的、积极的参与到绘本阅读中。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充分结合儿童的生活经历与经验,贴近其生活,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自主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方法使其能够对绘本故事所要表达的教育意义和情感有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其建立分享意识,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幼儿通过多种不同形式表达分享情感,体现整合教育的观念。可以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到不同主题的分享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分享情感,将分享行为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其可以真切的感受与人分享之后的快乐。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设图书角,要求幼儿将各自的绘本放到图书角,与其他儿童分享绘本,积极交流自身的想法,使其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在此过程中还能有效的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以及自身知识的积累[1]。
二、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开展开放式提问,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
开放式的提问在任何教学活动中都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开放式的特点决定了问题内容和形式的开放,能够有效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要为儿童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其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要积极鼓励其与同学之间的探讨与交流,在过程中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与独特见解,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积极鼓励儿童进行讨论,引导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在与他人交流想法、分享想法的过程中,真正促进其分享行为的养成[2]。
三、幼儿园加强对绘本教学的重视与管理,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
幼儿园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强对绘本教学的重视与管理,对培养儿童的分享行为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幼儿园要注重引进的绘本需要具有与分享相关的主题内容,能使儿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学习更多的分享知识。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因为绘本价格相比其他图画类书本价格较贵,所以大部分幼儿园无法满足幼儿对绘本阅读的要求,不能提供足够的绘本,也就导致了相关教育活动得不到较好的发展,抑制了绘本阅读所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幼儿园要切实解决此类问题,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为了解决问题,幼儿园可以创建公共图书室,根据教育主题内容创建不同的图书区,为幼儿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供便利,还能满足儿童自主阅读的需求。将绘本放在公共区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教育资金,切实的解决了绘本昂贵的问题,对幼儿来说,借阅书籍的方式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能有效的其发其好奇心和浓烈的兴趣,还能培养其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养成[3]。
四、幼儿园注重开展绘本阅读,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分享环境
绘本阅读在幼儿阶段的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其可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增强其自身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为行为,因此,幼儿园要注重绘本阅读的开展,首先,幼儿园要制定开展计划,真正落实阅读教学的开展,可以选择每天的固定时间,或变换时间策略,每周开展不定次数,使其能够在教学中体会分享的情感,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幼儿园要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分享环境。儿童具有好动、好玩的特性,很难对一件事保持积极性,但他们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对此可以充分利用其这一特点,为其营造良好的分享氛围,使其分享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得好的促进。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每周一次“分享日”活动,让儿童将自己的玩具、书籍等物品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儿童进行分享,使其能够体会别人玩具和书籍中的乐趣,在实际中感受分享的快乐,从而更乐于分享[4]。
五、注重延伸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
绘本阅读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中,拘泥于书中的内容,教师要注重开展延伸活动,拓宽幼儿获得分享情感教育的途径。而延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为儿童的大部分时间还是与家长在一起的,所以第一要注重亲子阅读的开展。儿童的年龄尚小,对意识和行为的养成是很快的,但也是很难坚持的,这就决定了培养其分享行为是双边性的活动,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默契配合,家长要为其创造一个有利于分享行为养成的支持性教育环境。家长与幼儿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分享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一种分享活动,双方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无形的分享活动。这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与儿童在进行相互提问与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分享知识的过程,是将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内容无条件分享。因此,亲子阅读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还能使其在多方面体会分享的情感。第二,家长要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分享教育。家长要明确分享行为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正大的,可以培养其良好素质,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的对其进行分享教育,使其能够将分享意识实践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为其以后将经验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儿童将自己的旧衣服、旧玩具、旧书籍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并讲述他们生活的困苦与艰难,激发幼儿的爱心,引导其主动做出捐赠行为,切实的帮助其养成分享行为[5]。
结束语:总而言之,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利用绘本阅读的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多样绘本教学活动、激发儿童的参与兴趣,加强对绘本教学的重视与管理、促进其分享意识的建立与分享行为的养成,注重延伸活动的开展、将其分享行为切实的落到实际生活中,使其亲身感受分享的快乐,从而促进其分享行为的更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群.建构游戏中幼儿分享行为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于悦.绘本主题活动对中班幼儿的不熟悉同伴分享行为的培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3]李攀,简雯静.绘本教学对中班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9,2906:80-84.
[4]何忠家.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5]李颉.阅读区幼儿绘本选择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