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丽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幼儿园 523000
摘要:据了解,目前幼儿园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开展武术内容并没有兴起, 因此,文章对武术操在幼儿园开展的可行性和价值性进行实际性的浅谈,除此之外,以另一角度阐述武术对儿童身心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阶段 武术操 可行性 价值性
1.前言
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项目,它不仅在健身防身、磨练意志、塑造良好品行方面得到人们的认可。根据综合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对幼儿进行系统的适中运动量,以动静交替、刚柔并进、劳逸结合,节奏鲜明的形式进行武术动作练习,对幼儿动作的协调和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对幼儿开展武术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对幼儿开展武术操的必要性
武术操不管是在组织还是在队列队形方面都要求集体式的教学,给人所展现的是整齐统一,而且富有力度和节奏感。另外的独特之处在于组织和纪律性方面,在约束力这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武术操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以及身心的发展特点进行创编,编排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幼儿武术操,既简单易学,又统一整齐有气势,另外富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对幼儿自身有很好的约束效果,这便是体现出武术操实施的必要性之处。
2.2对幼儿开展武术操的可行性
2.2.1武术操的编写
武术操就是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心理特点和接受动作的难易度进行创编,把武术的基本动作融入其中,其中包括:拳、掌、勾;马步、弓步、仆步以及简单的腿法等入门的动作。另外,每节武术操的动作编排必须要注意动作的平衡性、对称性。全套操的动作要考虑能否充分活动人体的各个肌肉群、各个大关节的动作,运动强度要由小到大,动作招式由简单到复杂,速度由慢到快的递增形式,这有利于幼儿对动作的接受和适应。
2.2.2执教老师起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节武术课上的好与否,重要的是执教老师如何去组织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激励幼儿,声量的把控,还可以适当的进行奖励,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去调整课堂的氛围。可以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比赛,引起幼儿的好胜心理,这也是体现团队精神的最好方式,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在集体中的荣誉感。
2.2.3 武术操的实践情况
在实施近四个月的武术操的练习中,从一开始武术的基本动作学起,即启蒙阶段,认识什么是拳、掌、勾;马步、弓步,然后进行站立式冲拳和推掌,马步变弓步的转换,让幼儿对武术有直接的感官刺激,对武术有初步的动作印象及认识。在这几个月的不断摸索和探究中,逐渐改善教学计划,编排一套武术操进行实践。
3 对幼儿开展武术操的价值性
3.1 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3.1.1开展武术操对幼儿的体型得到很好的塑造
武术操首先最注重的是站姿,要做到昂首挺胸,对幼儿的脊柱及其周围的肌肉群、韧带发展平衡起到很好的更正作用,使幼儿骨骼能得到健康的发育。在运动中,四肢要做到舒展大方,收放自如,姿势优美洒脱,矫健轻灵,这对端骨与骨干间软骨的生长得到很好的促进,使幼儿长高,四肢加长。刚劲柔顺,行如流水,动作刚劲有力,干脆利落,对幼儿阳刚之气的培养和自控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便达到练武术操时的最佳效果。
3.1.2 开展武术操有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据了解长期从事武术运动,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得以加强骨的密质增厚,骨小梁变得倩晰、粗厚,骨的血液供应得以相应改变。武术操注重幼儿身体各个肌肉群力量、耐力的平衡发展。经常坚持练习武术操,不单只对幼儿的速度、耐力、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对肌肉肌纤维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得到很好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人体的三大功能系统协调活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1.3 开展武术操有利于幼儿智力和意志品质的加强
武术操讲究的是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左右平衡发展,这便于幼儿认识和区分什么是前后、左右、上下、快慢以及时间和空间等的概念,提高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能力,另外武德的教育,崇文尚武,讲理崇德精神可以培养幼儿尊师敬友、守信讲礼、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等高尚道德情操。幼儿武术操最突出的特点是以集体练习为主,动作要求整齐统一、有节奏感,这有利于培养幼儿团结集体荣誉感,还能锻炼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同时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4 武术操的教学要求
4.1 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原则
0-6岁幼儿对外界的事物是充满好奇的,并且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对新鲜的事物想去尝试和模仿。因此,在进行武术操的教学中,以示范为主,精讲为辅,示范位置和示范面要合理,在教学时一般采用镜面示范。这样有利于管理、督促和提醒幼儿的行为举止以及动作的纠正,同时让幼儿对动作有直接感官刺激,对动作有正确的认识和概貌。同时在教学过程动作示范不宜过快,要先让幼儿初步掌握动作,对动作有一定的熟练度后再逐渐加快动作的练习节奏和力度,让幼儿对动作有个逐渐适应和缓冲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幼儿对学习武术操的兴趣。
4.2 运用语言法
少儿、青年组跟幼儿的训练方式以及语言上的教学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幼儿善于模仿,但在语言理解能力方面欠缺,我们在组织教学中不能按照规规矩矩的专业词来讲解,也不用细讲到每字每词,而是要精炼明了,根据幼儿理解的思维方式去讲解在他们理解能力范围之内,主要以示范为主。另外,语言的魅力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课堂纪律的严肃外,也要有一定的亲和力,声音洪亮动听,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表扬,这样幼儿会更加积极投入到练习中,课堂效率也得到极大提高。
4.3练习过程中强度的把控
在练习过程中,尤其要把控练习的强度,由于幼儿的骨骼和身体各个部位发育不完善,不管是在耐力还是力量方面都不能持续过久或过大,把握练习时间的控制,比如:马步不适宜蹲久,在5秒内得换动作或是停止练习,也可以进行马步弓步的交替练习,既达到练习的效果也考虑到幼儿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月梅,张弘.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0
[2]秦丹妮.论幼儿武术操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J].广西幼儿师范学校2000.01
[3]林小美.武术启蒙训练年龄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关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