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器”促能展未来--学生自拟数学单元测试题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古永贵
[导读] 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发现,初中生的学习消化能力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它是系统有效学习数学的一种保障。

        古永贵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      523946
        【摘要】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发现,初中生的学习消化能力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它是系统有效学习数学的一种保障。因此,本文拟采用学生自拟数学单元测试题的办法,促使学生转换角色思考学习,进一步夯实基础,建构和完善自身知识框架体系,高效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消化能力及思维品质。
        【关键词】  学习消化能力;自拟;数学单元测试题;高效学习
1 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初中生,学习节奏快,科目多,任务重。学生多数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慢慢地,学生就会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系统知识消化能力不强,学习效率不高甚至是没有效率。问卷结果显示,采用学生自拟数学单元测试题的办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低效为高效;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创造机会让他们更好的展示自我。
        附:学生自拟数学单元测试题问卷调查数据

2 目的及作用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出题过程中,学生要理清单元知识,进行第一次系统的复习;在选题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考虑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题型、难度以及试卷整体的梯度设计,学生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要了然于胸;在编写答案的时候,学生要理清解题思路、正确表达题意,规范解题格式;在订正错题时,学生学会与同学交流,学会提问,学会答疑;在讲评试题时,学生要具备上台讲评的勇气,要学会组织教会同学的语言,想办法把题目讲得易懂,还要有较强的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学生自拟单元测试题正好可以体现数学教育的作用。
3 操作指南
3.1 “画”思维导图
        画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清知识的独立性与连贯性,在拟定试题时,学生可以做到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厚积薄发,重点画好三张图。
        第一张是课时思维导图。它主要是梳理知识点,认清课时重点。比如把下面两张思维导图放在一起,通过类比学习,我们可以简单明了的发现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辨清异同点,重点突出,轻松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效率。
        
        
        
        第二张是章节思维导图。如下图,可以更清楚的把握函数的本质就是“建模”,站在高处,统领全局,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三张是知识模块思维导图。在综合复习时,知识模块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发现同类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找出差异,提炼学习方法,构造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达到知识点间的跳跃联系,知识的非线性稳固,提高复习效率。如:
        
3.2 “定”标准
3.2.1定试题结构标准
        参照中考试题设计模板,试卷架构模板如下:

3.2.2 定自拟试题人员标准
        把班级成员按成绩高低和思维活跃度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组, 条件允许的也可以把所教班级一起打包重新分配成若干组,分三级成员由一名组长带领。组长负责统筹组织和检查组内成员每课时的思维导图完成情况,监督好质量,A级成员负责基础题,B级成员负责中档题,C级成员负责综合解答题,每组的C级成员组成一个创新题权威团,负责收集新题或改编题的研究创新。
3.2.3 定出题标准
        (1)出题宗旨:题目能较好地考查所学知识,注意知识点的关联频度和紧密度,不选偏题、难题、怪题。
        (2)合理分布: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合理分布,低难度,中难度,拓展有层次地体现。
        (3)自编或改编的题目要注明,要审核。在创新题目的评选时要适当加分。
3.2.4 定参考资料
        坚持以课本教材为纲,其它教参为辅的原则,每个小组备好3—5种不同的参考书,做到知识点大范围有效覆盖,数学思想及方法覆盖。
3.2.5 定操作标准
        (1)每人准备一本A4出题簿,编题时要求书写清晰美观。准备A3纸,用来誊写小组的试卷。
        (2)组内同级的同学按分配任务合作在练习本上选出一份试题,最好附上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及难度,按章节思维导图指引,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一起挑选出组内认为最好的题目,合理设置梯度,组长审核后用A3纸合力编写一份单元测试题,每一道题注明出题人,试卷定稿后,代表小组上交。
        (3)在各小组出好的试题中评出优秀试题,在每一份试题里评出优秀试题。
        (4)创新权威团的成员根据一些常见的变题方式,吸收新题或改编题目,整合全班的试卷试题,充分考虑试题的合理性,挑出最优秀的题目,组成一张试题,然后印发全班,进行测试,并由选定出题者编写试题答案。
        (5)测后,学生要及时总结自拟试卷时发现的问题,争取做到更科学、更合理、更高质高效的出题。
3.3 “析”数据
        测试后,小组内订正错题,结合分析题目统计数据,将问题细化分析,归化,解决。错题纠正突出“展”,知识疑点突出“辨”,最后请相关同学上台讲评展示。
3.4 “评”优激“能”
        (1)思维导图分级积分。
        (2)小组优秀个人,小组的优秀试题,个人进步奖,优秀分析评讲员积分。
        (3)班级、小组对被录取题目分级积分,并对终极试题出题人拍照张榜表扬。
        (4)阶段性评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优秀试卷 ,优秀分析评讲员。
        (5)学期累计奖励,评出优秀自拟试题金牌奖个人、小组,评出小组、个人年度进步奖,在班级公布栏拍照张贴表扬,并给出适当的奖励。
4 前后数据对比
        下表是实施自拟数学单元测试题一个学期后的数据结果(百分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杨思丽.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师道:教研[J],2016,000(012):150.
[3]张丹.浅谈初中数学试卷命题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科技信息[J],2013(34):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