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逸夫中心小学 113300
摘 要: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不仅需要去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素养。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在逐渐的接触社会,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疾病,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够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的引入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在获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保持一份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策略初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落实,小学的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的接触了社会的人和事,同时也深入了解课本中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人才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是学校和教师的共同教育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品德素养,另一方面则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在面对学习压力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压力释放。只有心中的压力都能够释放之后才能够投入全身心的进行学习。
1 增强师生互动,明确教育整合方向
在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满堂滔滔不绝讲话,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但是在课下,教师可以与学生形成好朋友的关系,只有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才能够更加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德育教育这门科目与其他科目不同,教师需要通过在课堂中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从而切实的分析案例,帮助学生在例子中成长与学习。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只是进行知识的灌输却没有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这样不仅会造成教师在非常用心的讲课,但是学生却无法用心的听讲,学习效率直线下降。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德育教学方向,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从而有效的发挥德育课堂的最大价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学习心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习压力以及学习兴趣进行改变,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那么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降低的现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课堂互动以及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释放心中的一些压力,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来讨论和学习相关的德育知识,同时还能够合理的对心理健康教学的知识进行运用。
2 重视家校教育,提升教育成效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场所,家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场所,父母的言行举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例如,家长和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并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家长通过友好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忙解决问题,那么就可以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急躁,冷静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与家长也需要进行紧密的联系沟通,只有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才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只有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建群的方式动态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教师与家长还可以在微信里或者是面对面的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方法。所谓的家校教育是指家长与教师齐心协力,在共同的努力下,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思想动态,并且寻找出更加合适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且开展切实有效的方法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 开展班级活动,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德育课堂的教学形式不仅仅局限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此外通过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或许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会感觉到德育教育的粗糙,但是通过小组交流或者是比赛的形式,学生能够在其中找到更多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分享会“我的烦恼”、“我的快乐”、“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的旅游经历”等等。分享交流会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张开的嘴,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的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学生也能够充分的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例如语言表达能力或者是自己的生活中的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的运用相关的德育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的知识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的充实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成长。没有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是完美无差的,只有不断的面临困难与挑战,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才能够收获更好的自己。
4 结束语
总之,在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知识素养固然重要,但是心理健康以及学生的道德素养也十分重要。虽然这两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从各方面分析可以得知,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快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需要合理的抓住重点,从多个方面进行渗透的教学,帮助学生在德育的课堂中适当的排解心中的压力,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凌银. 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初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58.
[2]刘肖容. 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初探[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77.
[3]于文静.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小学德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