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错题整理的必要性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朱建业
[导读]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朱建业
        慈溪润德小学,315300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当前数学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习题能力。在本文中,笔者阐述了错题整理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生错题整理能力起到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整理;方法
        引言:在数学习题训练过程中,出现错误不可避免。教师需要做的是通过习题纠错,引导学生找到错误原因,促进其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其解题正确率。对此,教师需要在习题教学过程中传授相关错题整理的方法,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错题整理思路。
        一、小学数学错题整理的必要性
        一方面,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学习、练习、出错、纠错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并不能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质疑,对数学学习产生负面看法,造成畏学、厌学现象的发生[1]。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记性引导,使其能够正确看待错误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数学教学中含有大量的数量关系问题、几何问题,只有进行系统的锻炼,才能够提升其解题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习题纠错指导。引导学生及时记录错误题目,并分析错误原因、找到正确解题方法,纠正其错误的答题理念,使其能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其解题效率和答题准确率。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加强错题整理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对于促进其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错题整理的方法
        (一)抄录错误题型,分析错误原因
        进行错题整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错误成因,通过分析错题、对比正确解题思路、解题答案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在指导整理错题集时,为了便于学生日后翻看、回顾错题原因,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原题内容抄录在错题本上。根据教师的讲解对错题考察的知识点、错误的原因进行标记,避免学生再犯相同的错误[2]。
        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一单元的习题训练中,许多同学在解“圆形茶几直径为,其面积是多少?”这道题时,出现了错误。这时,教师要求同学们抄录原题,并进行引导性提问:“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有同学很快给出答案:“考察的圆的面积。”这时有同学找到了错题原因:“是因为我把‘直径’看成了‘半径’,带入了错误的数,所以得到了错误的答案。

”“那应该怎么算?”在纠错过程中,同学们在原题旁给标记出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答案:“。”通过抄录原题,同学们深入分析了错误原因,养成了仔细分析题干的好习惯。
        (二)根据错误类型分类,强化习题认知
        小学数学是一项较为系统的教学科目,其练习内容类型也较为常见。在习题训练过程中能够发现,许多学生的错误类型十分相似,具体表现为粗心造成的失误、没有正确理解题目要求造成的错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造成的错误[3]。针对不同错误类型对错题进行分类,能够强化学生对错误的认知,对于规避类似错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杂技演员踩着直径为的车轱辘高空走的钢丝,若要走完全程,需要车轱辘转多少圈?”题的训练过程中,一些同学由于审题不认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给出了圈、圈的答案。在纠错过程中,教师给出公式,让同学们进行错题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同学们分别将错题整理到了“审题不认真”、“圆周长知识掌握不全面”等类型当中。通过分类,同学们深刻掌握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时,教师将题目中“直径”改为“半径”进行习题训练,同学们很快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圈。这是由于同学们通过错题整理,习题认知得到了强化,习题错误率大大降低。
        (三)根据解题方法分类,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理科思维较强的学科,许多数学知识点存在着较强的关联。在进行某一类型数学知识的学习时,类型中的各种习题也具有着相似性。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同解题方法的错题进行归类,使其明确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以此来降低习题错误率。
        比如,在“已知圆形操场半径为,操场中圆形草坪半径为,剩余部分是橡胶跑道。求跑道面积和周长。”这一题中,许多同学在解题时用、计算圆环面积和周长,显然是错误的。在错题整理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方法:“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得出圆环面积。”通过整理,同学们得出正确计算方法:。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题目中“求周长”进行错题归纳。同学们利用相同的解题方法,得出,将正确答案整理在错题旁。通过对相同解题方法的数学错题进行归类,同学们成功掌握了类型题的正确解题方法,解题效率大大提高。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需要认识到错题整理教学的重要性,并加强对错题探究、错题分类的引导,促进学生解题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慧萍.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纠错”[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56-157.
[2]沈梦飘.培养纠错习惯,提升学生素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1):83.
[3]郝悦.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纠错”[J].知识文库,2020(21):7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