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学习评价的信息化实施探讨——以《趣学影视英语》为例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戚建飞
[导读] 借助信息化优势实施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充分开发和合理使用,对于丰富英语课程内容,增强英语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戚建飞
        绍兴市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上虞区技工学校
        摘要:借助信息化优势实施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充分开发和合理使用,对于丰富英语课程内容,增强英语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学习评价的模式和方法也应结合合理的价值取向而进行灵活而有效的创新和整合。本文以笔者开发的校本信息化课程《趣学影视英语》为例,结合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来阐明信息化校本课程学习评价的方向和信息化操作模式。
        关键词:中职英语;信息化; 校本课程;学习评价  
        一、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校本课程的含义通常包含两层含义,其中一层是指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采用“自下而上”的开发机制,课程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形成良好的情意品质。因此,校本课程的学习评价价值取向是激发学生潜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发展。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是对中职英语课程的补充和延续,而且也是中职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具体应用的最好载体。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生,在学习评价的取向上除了合理的英语知识获取和技能进步之外,也应更多地侧重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度、情感态度和学习的习惯。同时,信息化优势的充分发挥也能更好地实施这样的学习评价。以校本信息化课程《趣学影视英语》为例,评价的取向不在于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到了多少的英语知识,掌握了多少英语技能,而更应侧重于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无提高,情感是否得到熏陶,习惯有所养成等。信息化平台等途径实施的信息化评价方式可以获得学生的参与数据,其时效性和数据化的优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学习评价的信息化实施
         1.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问卷调查
         借助信息化平台的问卷制作系统,制定相应的知识与态度问卷和行为表现问卷,通过发布、接收、反馈等一系列调查评价环节,获取课程学习的每一个评价侧面,为教学的深入解析出明晰的方向,也为学生学业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如课程《趣学影视英语》,笔者是通过UMU平台中的“问卷”小节来进行对每课的调查评价操作,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反馈中了解学生每次的兴趣度和参与情况,学生可以通过PC端或APP进行反馈。


        2.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施互动式交流评价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师生交流和沟通,也有利于师生双方互评互助。网络互动交流评价可以真实地反应学生在每个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况,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跟踪和阶段评价信息收集。如课程《趣学影视英语》,笔者通过UMU平台对应课程中的“提问”和“讨论”两个小节进行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沟通的内容信息会对应留在该课程,这样便于对学生学习的对应了解,也便于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效调整。
        3.利用AI系统自动量化评价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AI正渗入人们生活与学习的许多方面。AI技术已在英语的写作和口语领域获得了蓬勃的运用。通过AI技术,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可以获得迅速识别和量化,从而辅助学生第一时间获得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及时的纠正和进步性训练。如课程《趣学影视英语》,课程每个单元最后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课后进入“英语趣配音”APP,进行课程所对应影视片段的口语模仿练习,学生在每一次的模仿之后能够获得系统自动识别评分,操作简便易行,学生可以反复练习最终提交最好成绩。这种以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为主的“AI+口语学习”以其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提供了英语口语学习的及时评价,这样的评价系统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形中引导了一种口语训练的习惯,因而极大地助力了英语教学。
        4.利用信息化平台的自动管理系统实施大数据分析式评价
        大数据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支撑作用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大数据平台提供海量数据的高效计算,能够为学习评价提供有力的分析支撑。通过一些网络平台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能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体系,从而助力教学的改革。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校本课程上,教师会设置课程的每个小节任务设计,然后依次实施教学。每个小节的参与和成绩都可实施积分制,教师设置后台的积分值,学生在参与后会自动获取。如课程《趣学影视英语》,教师在UMU平台实施教学设计,并在后台对每个小节设置合理的积分值,对学生每个小节的参与都会设置自动给分,对参与的质量情况结合教师在平台的批改评价给分,最终后台会形成学员管理的积分数据统计,并能从小节参与度、课程积分榜、课程达成榜、卓越学习榜和积极学习榜五个模块的积分值体现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
         总之,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学习评价的信息化实施,能使得教学评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水平,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郑晓梅.论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J].教学与管理,2003(31)
[2]束乾倩等.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8,5(41):314-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