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戴湖容
[导读] 在初中教育阶段,主要的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就是学习道德与法治课,

        戴湖容
        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第一中学 415921
        摘要:在初中教育阶段,主要的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就是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就是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使其提高法律素养,进而能为其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在初中阶段正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要对用合适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其法律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法律素养;教学探究
        引言:初中阶段的学正处于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其情绪波动较大,并且是非判断能力较差。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进而被不良因素影响,使其在很多情况下进行错误判断和选择,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很多内容能有效促进初中生提高认知水平,进而使其提高法律素养,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展开探究。
        一、结合生活实际凸显法律的重要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很多知识都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其中的很多知识点能为初中生法律意识的提升发挥启发作用,对其合理地应用法律知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1]。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的字句加以分析和详细解释,用初中生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表达,旨在使其真正理解相关法律知识,并能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初中生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法不可违》一课时,教师先解释违法行为,让学生对违法的概念有所了解,并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加以解释,如在闹市的偷手机行为,结合相关新闻报道展开分析,让学生明白偷窃不仅仅有违道德,更是一种违法行为,要对偷盗者给予一定的处分,让初中生对违法行为有加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在遇到被他人侵犯财产时要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使其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二、鼓励挖掘法律事例培养法律意识
        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者都应该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而施教者在整个过程中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2]。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通常都是教师主导课堂,而学生在其中只能被动地接收教师的知识灌输,因此严重缺乏课堂互动,其学习知识的效率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下,教师要积极转变这种课堂局面,将课堂进行翻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引导者,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能引导初中生进行高效的自学,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其能结合所学习的法律知识搜索相关法律事件,进而展开分析,强化自己的学习印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善用法律》一课时,教师要能结合本课的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如“在实际的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依法求助?”让学生通过自行学习的方式了解本课内容,使其能真正了解本课的知识重点,并且能将其应用在自己搜索的相关事例中。如小明的父亲从事个体经营,因为不满于工商管理人员的粗暴执法,直接向工商局发起了投诉,这种维权属于哪种手段?让学生结合本课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展开思考,进而树立其一定的法律意识,使其能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利益。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其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学习道德与法律知识时,容易对枯燥的课文产生厌倦心理,影响其高效学习[3]。因此,在设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更多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内容融入其中,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展开高效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中《遵守规则》一课时,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之初用身边的实例举例,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状态。如“上课铃已经响了两分钟了,大家准备好上课了吗?”“在铃响后的两分钟内,我们要做些什么?”“大家为什么要必须在两分钟的预备时间内做好上课的是准备?”进而引出规则的相关知识,继续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产生思考,如“提到规则,你能想到什么?在你对规则的理解中搜寻你生活中的规则,思考为什么要设定这些规则,我们该如何遵守?”并针对学生列举的较为典型的事例用多媒体加以展示,如过马路时要遵守红绿灯的相关规则等,用相应的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加以呈现,并解释不遵守红绿灯的相关规则会发生什么,进而让学生意识到规则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事例时,能充分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极为重要,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大多数内容较为抽象,其叙述的方式不容易被初中生所接受,使学生不能感受到相关知识与自己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习该学科的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因此,要用合理的方式使其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春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2020,11:39-43.
[2]李维红.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如何加强法制教育[J].中国新通信,2020,2204:174.
[3]蒋绍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9,20: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