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明月
佛山市南海区南光中英文学校 528200
摘要:论文根据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APP(Access, Practice and Promotion)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阐述了APP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论证了APP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品格影响,通过APP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让阅读回归日常生活的本质”,以加深学生的英语阅读体验和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品格。
关键词: 阅读品格; 阅读体验;阅读习惯;APP教学模式
阅读品格越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空间也会越大,发展速度会越快,进而形成一个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因此,阅读素养的培养不应仅仅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应包括阅读品格的培养。
一、APP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在国内,由于考试的反拨作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仅停留在阅读理解(即解码能力)的层面,忽视了阅读素养的其他要素,尤其是阅读品格的培养。[1]。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阅读体验,具体表现为学生缺少阅读思维、很少独立阅读,尤其是独立默读。因此,根据《我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构建适切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体验和养成英语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迫切。为此,我们开展了基于培养学生阅读品格的小学高段英语绘本APP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如何运用APP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实现阅读品格的培养。
1. APP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关键词解读。
APP阅读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阅读体验作为核心,以课堂作为载体,通过英文绘本教学来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APP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是在全语言教学观的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APP 即Access,Practice和Promotion,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阅读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如连贯性和逻辑性)和功能(如整合、关联和发展);作为活动程序,突出了阅读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1)Access
Access就是“接近,进入”。阅读素养的培养包括了阅读能力和阅读品给的培养,阅读品格和阅读能力互相承袭,阅读素养的培养不能是无土之根,因此,教师还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如阅读策略、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等)事先进行课堂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先指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率先垂范,为学生进入英语阅读做好准备。
如:若本节课要作阅读策略之一Predict的训练,教师可以选择一本绘本,给学生示范在读这个绘本时如何使用predict这一策略的,为后面英语绘本阅读的开展提供一个抓手。
(2)Practice
Practice即是“实践”,学生进入课堂(Access)做好准备后,接着就开始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把重点放在意义的交流上,在阅读的开展过程设计听、说、读、看、写(王蔷,2017)等语言技能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与其他教学模式一样,APP阅读教学模式也需要让学生付出努力并学有所获。因此,APP阅读教学模式设计了《BOOK REPORT》(见图2.1)。
学生阅读后进行《BOOK REPORT》的填写,填写的项目包括了封面信息(Title & Author)、场景(Setting)、人物角色(Character)、问题(Problem)和结局(Solution),所有项目都指向文本意义的获取而非语言本身,学生只有通过整体感知、理解后,才能完成此表。
3.通过利用APP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实现阅读品格的培养。
APP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采用的评价方式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不一样,我们更多地采用记录的方式,辅以日常的观察,对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如填写《READING RECORD》。
《READING RECORD》记录的大多是一些事实性的信息,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不会削减学生的“悦”读体验。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对记录信息进行分析,对该学生的阅读素养(包括阅读品格和阅读能力)进行一个初步的判定,如:
针对他对某一绘本的“难易度”判定,评价他自我评估的能力,并推断他的阅读能力。
针对他对绘本“主题”的选择,了解他的阅读兴趣、阅读方向和某方面阅读的缺失。
针对他记录的“阅读时长”,计算他的阅读量。
针对他记录的“阅读日期”,评估他的阅读态度和阅读频率。
不管是阅读兴趣、阅读量、阅读态度、阅读频率,还是自我评估都是阅读品格的重要组成因素(见图2.1)。因此,填写《READING RECORD》,对评估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特别是阅读品格)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对比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APP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在:
1.适当赋权,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在“自由读”环节,学生用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能进行比较个性化的选择,按自己的速度“跑”, 快的学生可以读内容更丰富、难度更大的绘本,读的量会更多;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阅读材料,不至于被老师硬生生地拽着“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产生持续阅读的内驱力,养成学生持续阅读的习惯。
2.丰富阅读体验,学生更易形成独立的思维品质。
现在的小学英语阅读课很少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尤其是独立默读的时间,阅读体验不完整。APP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设计了“独立默读”和“自由读”两个环节,学生更能全身心投入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静下心来,有机会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留白才有思考的空间,减少逼迫为思考让步,学生可以更易形成独立的思维品质。
3.多形式互动,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水平得到发展。
“让阅读回归现实中的真实阅读” 既是APP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路径。读后作答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但是读后的分享和交流却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也寻求一种认同感,正如“酒逢知己千杯少”。因此,APP教学模式包含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这个过程会有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修正甚至新的生成,更利于学生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蔷,奥娜仁图雅,罗少茜,陈则航,马欣.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P13-P91
[2] 王蔷,陈则航.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P17-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