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蒋荣
[导读] 生物学科是引导学生探究世界、认识世界的具有一定的识记和背诵能力的学科。
        蒋荣
        贵州省黔西县金碧中学    551500
        摘要:生物学科是引导学生探究世界、认识世界的具有一定的识记和背诵能力的学科。在生物学科的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以提升学生兴趣为主,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结合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本文以初中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进而提出有关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生物;应用
        引言
        初中生物是一门偏向于识记与背诵的学科,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对于学科课程体系的建立相对复杂,所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学科是一个相对综合性的学科,学科内容的延伸及对整体课程的把握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模式和思维结构的有效变化,因此在初中生物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课程本身的教学理念,按照一定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对于现有的知识体系及整个生物学科内容有效性的把握上,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放在生物学科教学的重点。因此,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学生为本”的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有效性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一定的教学思路,认清教学形式,在教学内容的相应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教学规范化合理安排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成为整个生物教学课程的主要思路,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及方法相比较,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教学内容及整体结构更加连续性,且教学的内容更加广泛化[1]。
        现阶段,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下,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化,教学方法的选择途径也更多,为了实现整个学科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基础出发,认真总结及反思相应的教学内容,及时反馈相关的教学思路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技术修正。
        “以学生为本”的小组合作教育教学理念是健全学科教学结构,提升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整个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思维模式也不灵活,所以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在学科教学中集中体现出生物课程学习的教学特点,促使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交流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升学习兴趣
        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整个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实时的变化,并将其变化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记录,以此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在众多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从根本出发,以知识结构和知识理念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提升整个学习兴趣及学习内容的把握[2]。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以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习的内容及知识体系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氛围及学习目的的形成。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基于此,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深入研究、拓展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植物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并以大豆的种植季节为例,详细讲解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由此将学生代入到生物教材内容中。在问题的提出后,为活跃课堂气氛,扩展学生的思考的角度,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与交流,有利于加强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相关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3、小组合作任务合理分配
        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应起到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选取合理的合作学习内容,同样也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例如,苏教版上册第3单元第六章第三节教学内容《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中,如可按照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由教师引导分组合作学习,也可以由小组之间协商分配合作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分配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淡薄,由此教师应重视学生协商分组内容学习方式,让学生注重任务的落实。
        4、合作学习成果交流与评价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互动学习带动教学氛围,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结束后,小组间应进行成果交流,不同小组间利用成果交流形成学习成果的对比分析,让小组成员之间认识到互补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演讲,这样更加生动形象。
        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激励学生追求进步的关键措施,将传统的个人学习的竞争转变成小组合作之间的竞争。此外,为有效的提升个人学习成绩,应将个人与小组的合作学习成绩相联系,形成完整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以基本的学习能力为依据,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师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完善,不断更换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大力发展教学思路,集思广益,力争制定一套完整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建燕, 于智勇. 探讨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7):203-204.
        [2]吴昊. 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可操作性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古奕玲. 提高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对策探析[J]. 生物技术世界, 2016(1):186-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