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丹丹
湖北省枝江市马家店初级中学,湖北 枝江 443200
摘要:伴随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逐渐变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各学科教育的时候不仅注重学生知识方面的传授,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了教学重点。初中阶段,学生进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更独立,更想获得他人认可是初中生最为显著的特点,若缺乏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三观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所以,为使初中生得以健康成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转变观念,主动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
1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生活有着比较强的关联性,也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之时,充分的使用教材,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创造性内容,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是现如今根据大量的教学实践显示,有很多的学校由于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教学活动往往很难开展,教学方式也较为传统,导致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我国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教学背景之下,很多老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影响,对学生开展灌输式的教学,仍然在教学中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没有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也没有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学科特点,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基于核心素养背景所开展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分析?
2.1优化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素质:?
对于我国现代教学来说,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提高学生的核心综合素养,创新教学内容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构建者,老师的教学理念和个人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好的顺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首先应该认识我国新形势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老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利用空闲时间多参加一些相关的教学培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更好的践行人文教育理念,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真正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2.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但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于现如今我国的教学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老师在开展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之时,可以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老师可以先带领同学们复习一下有关于《遵守规则》的内容,然后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同学们找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可以让同学们观看有关于在驾驶时不遵守规则的危害视频。并引导引导同学模拟这样的场景,分别扮演违规司机、交警等,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情景之后,联系教材给同学们讲解一些道理,让同学们能够真正的明确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为了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初心使命,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2.3结合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结合授课内容,搜集生活中与其相符合的案例,并将其融入到实际课堂中来。这样做,不仅能改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生活同教材内容之间的互通性,最终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例如,教师在讲到"网络生活新空间"时,可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分析总结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虚假新闻,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最后教师就典型案例展开重点分析,便于学生理解。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们分析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就能看到的新闻信息,可帮助学生掌握多面性的网络生活,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对生活信息的分辨能力。学生通过将课堂上所学到的课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不仅提升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便于更好开展学习。
2.4拓宽教学资源,丰富学生认知
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爱好出发。学生只有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形成一定的探究动力,才能主动融入进去,同教师或是其他同学展开互动。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有足够的好奇心,教师可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借助电子白板、多媒体等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兴趣。在课堂上,学生有兴趣,有热情,便能自愿并积极地跟随教师步伐进行学习,由此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学习"服务社会"这一内容时,为让学生明白服务社会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推动自身全面发展,为让学生懂得主动参与公共活动便能服务社会,教师可借助电子白板来实现以上教学目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核心素养的素质教育理念下,老师应该顺应这一教育理念的思潮,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应该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上实行全面变革明确,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下的教育内涵,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取得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袁明元.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文渊(中学版),2019,(2):311.
[2]徐秋玲.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思考[J].山西青年,2020,(8):171.
[3]王宏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思考[J].文渊(中学版),2019,(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