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项目化学习推动名著导读——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姜莉莉
[导读]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推广,教育部门对教学的要求已逐渐严格起来,这给教师教学增加了压力。

        姜莉莉
        慈溪市庵东实验学校 315327
        摘要: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推广,教育部门对教学的要求已逐渐严格起来,这给教师教学增加了压力。为了响应教育部门的要求更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采用新型的授课方式来开展教学,这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促使其自愿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初中阶段,教师应运用项目化学习法来开展名著导读,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其文化素养。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名著导读;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引言: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致使其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课堂上,并且由于知识储备量浅薄,不利其成长。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可引入名著导读,以便丰富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有助于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本文主要以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运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一、跨媒介阅读,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是养成习惯、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由于初中生好奇心重,活泼好动,致使其极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为此,教师应格外关注该阶段学生的发展,避免其走向错误的道路。很多学生都认为语文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其内容枯燥乏味,致使其不再愿意主动学习语文,这种情况阻碍了语文教学进度。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初中生知识储备量少,让其无法感受语文的魅力[1]。为了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与其交流,以便了解其想法,有助于筛选适合的学习方案,便于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其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提高课堂质量。由于名著篇幅较长,蕴含的深意有的难以理解,会让学生产生退缩的心理,不利于接下来的授课。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项目化学习法落实到课堂上,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名著导读教学。在运用信息技术来查询资料、图片以及视频,将其作为课堂导入,辅助教师授课,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应将课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这样能够让初中生通过跨媒介阅读,有助于吸取知识,为接下来观察、思考以及表达的环节做准备,以便学生了解教材内容,有助于发挥项目化学习的优势,有利于培养文化素养。
        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本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能够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授课时,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查询文学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用知识框架的方式将事件的过程标记出来,能够让初中生以直观的方式来了解名著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图片以及视频,借助多媒体将其播放出来,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播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视频来进行跨媒介阅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项目化学习的优势,有助于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运用交流的方式来了解名著内容,促使其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产生直观的感受。


        二、创设情境,驱动资源解决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致使传统的授课方法不能满足现代语文教学。为此,在开展名著导读时,教师应运用新颖的授课方式来进行授课,以便调动学生兴趣,有助于激发其求知欲以及探索欲,促使其了解名著内容。项目化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让初中生寻找问题来激发求知欲以及探索欲。为此,在授课时,教师运用问题情境法来开展教学,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名著内容,促使其进行思考以及探究,为开展名著阅读提供便利[2]。同时,应根据名著内容创设情境,便于将其引入到情境中,促使其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引导其运用情境中的资源解决问题,有助于了解名著内容。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在授课前,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场景再现,在运用网络技术搜寻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的故事、视频以及音乐,这种能够调动初中生积极性,促使其快速进入到阅读情境中,以便吸取知识。同时,应从教材内容中提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要故事内容有哪些?”这一问题,将问题作为线索,让同学们通过阅读名著的方式来寻找答案,便于了解名著深层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问题情境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便于落实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增加知识储备量。
        三、合作交流,探讨教材深度
        沟通交流是阅读教学最后的一环,同时,也是展示项目化学习成果的部分。为此,在完成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对教学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便于挖掘教材的深度[3]。同时,可要求初中生根据自身对名著的了解来书写观后感,并进行交流与探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印象,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教师可布置作业,要求根据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书写读后感,可从故事环节、人物形象等等来进行写作,这样能够让其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掌握写作技巧,便于发挥项目化学习法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通过跨媒介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驱动资源解决问题,合作交流,探讨教材深度的方式来开展项目化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挖掘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度内涵,有助于培养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袁爱国.项目化学习视阈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以《骆驼祥子》专题探究课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01:5-9.
[2]李建军.项目化学习视野下的名著阅读课实践探索——以《哈利波特·死亡圣器》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7:71-74.
[3]张劲.用项目化学习推动名著导读——以《西游记》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20,08: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