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让学困生展翅飞翔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于九军
[导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学生大量流向县城、集镇,乡村小学的生源急剧缩减,实施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
        于九军
        江苏省海安市城东镇延寿小学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学生大量流向县城、集镇,乡村小学的生源急剧缩减,实施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我校是现在全市唯一的一所村小,二十年前办学规模为双轨,拥有近六百名学生,每班学生数达五六十人,而如今还不足二百人,每班班额均在三十五人以下。小班化教学在班级人数较少的优势下,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为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小班化教学恰好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在教学预设中实现关注
        由于小班化的人数少,任课教师有更多时间去接触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性格、基础和智商等,因此在教学预设中就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学生做不同的设计,特别是对班级里的学困生,要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上为他们设计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在合作学习中实现关注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具体有小组讨论、小组交流、小组合作操作、小组调查、小组探究、小组游戏、小组竞赛、组内互教、组内互考等。在分组时,要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以优带差、以优助差,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学困生思考。同时在合作竞争中,由于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就能促进组员间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学困生机会和权利,也赋予其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困生表达的欲望。
        三、在作业设计中实现关注
        在以往教学中,作业大多数是班级统一布置,而专为学困生设置的作业几乎没有,导致班级中学困生的作业质量极差,有时甚至根本完不成或者是抄袭其他同学的。而小班化教学为分层作业提供了便利,可从作业的内容、作业量上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要求学困生在校就独立完成当天学习内容中最基本的习题,回家后再做类似的几道基础题,连续几次完成得好的就可以升级到中等生的行列,这种方法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小儿垂钓》的作业设计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设计:学习能力适中的学生要熟练背诵和默写本诗;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此基础之上掌握作者简介和诗句翻译;基础薄弱的学生主要掌握诗词的熟练背诵。同时,学困生的作业尽量面批。当作业返回学困生的手中时,要求他们及时订正做错的题目,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要求每个学困生手中都应有一个错题本,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再答一次或者思考一下,这样经过一定量的反复,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会留下较深刻的影响,对学困生的进步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四、在学法指导中实现关注
        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学生甘愿落后,他们之所以一时在学习上出现困难也是有原因的,大多数学困生有可能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此我们要适当地为他们举办一些学习方法专题讲座,让学困生了解几个基本环节在学习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预习是一个学习周期的开端,通过预习能对教材有初步的理解,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教师讲解这些新知识时,大脑皮层上就会出现一个“定向兴奋中心”,就会聚精会神听讲,开动脑筋思考。听课是学好功课的关键,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正确的思路都要在这个环节解决;复习是对知识的消化和记忆,对听课的反馈;作业和实验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进一步掌握,以达到举一反三、技能熟练的目的;应考是检查学习效果,衡量是否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的方法。经过这几个基本环节,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实践作用的“知识链”,进而强调学困生认识和掌握“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课内后课外”的常规学习原则和明确各学习环节“精力该集中在何处,思维活动如何加强”的定时定量的具体要求。学困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不断地总结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激活学困生的学习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在检测评价中实现关注
        小班化教学的评价也有别于传统教学,体现创新教育,把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
        1.分项考核与评分的形式。我们可以将一门教学科目分为多个项目进行考核与评分,如语文分为三大板块:基础题、阅读题、写作,这样学生可以显示自己的强项,学困生也有机会在单项中获得好成绩,避免传统考试一锤定音的做法。
        2.分层考试与记分的形式。我们可以设计A、B、C三套试卷分别给好、中、差三层学生进行考核,不同层次的考题不同,难度不同,因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能在考核中获得高分。A卷中有挑战题,B 卷中有冲刺题,C卷中主要就是基础题,这对于学困生更会胸有成竹。
        3.允许重新检测的形式。检测了,学困生成绩不理想,允许再检测。如果重考超过前次成绩,则以这次成绩为准,看似重复操作,但可避免学生因失误而产生遗憾,从而使学生饱尝成功的喜悦,也会让学困生进一步巩固了知识。
        坚信并努力教好每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多年来教学的追求和信念。小班化教学是立足于“让学生自由发展”这一理念,时时、处处、事事为孩子们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是让孩子能够自由施展才华的一种教学模式,让教育最大限度的唤醒、鼓舞、激发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由飞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