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杏红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泾园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教育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幼儿园炊事活动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是幼儿喜欢的生活活动,如何挖掘炊事活动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炊事活动的作用,教师角色定位、策略引导十分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班级的炊事实践活动探索了行之有效的教师策略。
以观为先,读懂幼儿
观察是有意识、有目的、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善于观察的教师,才能了解儿童,支持儿童,助推儿童发展。笔者在炊事活动中所阐述的观察是一种连续多次的观察,是发挥炊事活动最大教育价值的持续观察,下面以小班《土豆泥》活动为例,看连续观察的教育价值。
第一次土豆泥活动,阳阳选择了小碗和勺子作为制作土豆泥的工具,材料自选结束之后,她用手按了按土豆说“软了软了”,旁边的伊一也摸了摸“我的也软了”,“我们一起洗的时候硬硬的,滑滑的”阳阳笑着说,“你看,我压扁了”,她从大土豆的边缘开始,慢慢按压,土豆逐渐变小,最后所有土豆都按压成泥状态,再用点力气,泥粘在了盘子底部,她开始将所有的泥状土豆按压,“像一个饼了”阳阳开心的竖起来展示自己的土豆饼,“是一个圆形的饼”她补充说。
“你看我的,粘住了”一旁的承宇举起小棒,“像黏土一样粘住了”阳阳说,“像不像棉花糖”承宇说。制作完毕之后,孩子们开始品尝自己的土豆泥,有一半的小朋友边吃边说好吃,有一半小朋友面露为难表情说不想吃,好难吃。
从这次的观察中教师捕捉到两点信息:第一是幼儿对土豆泥的形态变化很感兴趣,像饼像棉花糖像球等等;第二是幼儿对土豆泥口味的需求。于是有了第二次土豆泥活动。
在第一次土豆泥活动之后,教师以你喜欢的土豆泥形状?你喜欢的土豆泥口味?两个话题打开了幼儿的话匣子,教师根据幼儿的谈话制作了一个简笔画表,最终形成了形状表、口味表两个表格,幼儿、家长一起收集材料、工具,开展了第二次土豆泥系列活动。在第二次土豆泥制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孩子们有了第一次按压经验,第二次按压更从容淡定,按压技能提高了很多,手眼一致的按压,速度更快了,孩子们专注于各种磨具制作出的不同形状的土豆泥,不同口味的土豆泥让孩子们喜笑颜开,第二次的土豆泥制作更注重了形、色、味,让土豆泥多了一份美感、温馨感。
以记为实,支持幼儿
幼儿园常用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有描述记叙法、个案记录、检核表、频率记录等,笔者班级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对记录做了对比探究,以炊事活动为例,对照炊事活动的关键要点,以专注力为观察的切入点,自主设计表格,并且经过数次观察使用,进行优化调整,以炊事活动中幼儿专注力时长校验教师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目标设置、指导策略等方面的有效性。
以大班《酒酿》活动为例,第一次酒酿制作活动,因为准备方面的问题,糯米粘稠,冷却也慢,虽然活动开展前预设了半小时的冷却时间,但实际冷却需40分钟,导致冷却时间过长,幼儿有等待现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参与度不够,幼儿只是了解酒酿大概过程,亲历的比较少,活动中亲历的只有勺子按压的操作,导致制作过程中半数幼儿出现了东张西望、小声嘀咕、摇晃椅子等不专注的小动作情况。活动结束后,教师对照观察记录的时长表,发现每个环节幼儿专注时长较短,进行了活动反思,酒曲的搅拌过程幼儿也是可以亲历的,多准备几个盆,本次的活动是一个超级大盆,以教师为主,幼儿观看搅拌过程,导致专注时长较短,用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话说“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让他自己做”,教师应该创设丰富的自主操作环境,放手幼儿自主探索操作。
《酒酿》的第二次制作活动是小家电的操作利用,感知现代小家电的便捷,在小家电的观察中,孩子们非常好奇的摆弄小家电,探索着开关键,了解加减这个符号的含义。关于发酵物甜酒曲,通过摸一摸外包装,猜一猜等形式,孩子们说酒曲应该是小颗粒的,可能是白色的,等拆开包装观察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像奶粉一样,有的小朋友说像胡椒粉一样的,是粉末状的。细心的小朋友发现粉末状的里面还有棕色颗粒物,猜想它可能是发酵的东西,它的名字叫根霉菌,是酒酿发酵的关键物。关于甜酒曲的味道,孩子们也是各种猜想,可能像奶粉味,应该是甜的因为酒酿是甜的,待孩子们品尝之后发现,原来甜酒曲一点味道都没有。在第二次专注度记录表上,笔者明显发现,每个幼儿都十分投入,不专注的小动作基本未出现。
观察记录的形式多样,除了固定模板的记录表格,教师自制的专注度表格外,更有师幼日常生活中个性化的记录形式。例如,在“娃娃厨房”炊事区游戏活动中,为了对全班幼儿炊事游兴趣有了解,教师制作了炊事记录墙,幼儿自主记录,自主统计,通过月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炊事兴趣,调整炊事区域活动内容。随手记也是一种记录的常态,记录幼儿的实验过程,参与幼儿活动,了解幼儿。
指导实践,助推幼儿
每一个幼儿炊事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教师的策略指导,有效的教师指导策略可以推进幼儿活动的进行,提升幼儿经验,助推幼儿发展。
以《柿子催熟实验》为例看教师指导策略,校园里的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这是让孩子们兴奋的事情,但是很多柿子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被小鸟啄开掉落了,孩子们想了很多保护柿子的方法,有的说用网格、有的说做稻草人、有的说摘下来等等,最终摘下来的方法得到多数幼儿的赞同,可是摘下来的柿子没有熟,于是有了催熟实验。为了丰富孩子们关于催熟的经验,做了亲子调查问卷,通过梳理,幼儿了解了许多催熟的方法,师幼共同收集催熟的材料,共同布置实验观察区,一起观察记录柿子的变化,比较不同材料催熟的效果等等。从一个简单的柿子催熟实验,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智慧之策。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知识经验的获得不再是单纯的我说你听,更多的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需要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幼儿梳理经验,通过材料支持、共同游戏助推幼儿发展。
幼儿园炊事活动生活化气息浓郁,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幼儿享受身着厨师服头戴厨师帽手握小菜刀厨师角色,专注于实物颜色搭配造型设计,体验亲手制作美食的乐趣,他们爱分享了,更喜欢交流了,也更懂得了珍惜劳动尊重劳动,作为教师,我们应秉承以观察为契机,以记录为载体,在生活中捕捉幼儿的兴趣,顺应幼儿内需,支持幼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