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丽莉
莲都区碧湖中学,323006
摘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日益得到社会各个行业与领域的重视,实践之中,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学科课堂之中,能够有效增强教学实践的生动性、直观性与趣味性,切实培养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从而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科学趣味课堂的实践策略,旨在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科学;趣味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兴趣是促使初中阶段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最为强劲持续的动力,实践之中,初中科学教师必须重视更新教学模式,力求采取科学措施构建趣味课堂。信息技术能够拓展和丰富可续写课程教学内容、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进行直观转化,通过在初中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切实提升课堂的趣味程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信息化情境创设
情境具有直观生动呈现知识内容、有效渲染课堂氛围的重要作用,通过创设情境,教师能够调动学生对自身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及自主探究[1]。信息技术是教师进行情境创设的重要助力,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教师能够有效地创设生动有趣的音画情境,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应重视在应用前对其进行系统的甄别与筛选,力求选出兼具教学针对性和生动趣味性内容作为情境创设的载体。例如,在进行《透镜和视觉》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引入“放大镜”这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凸透镜,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放大镜生火”的过程,以此有效创设出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在情境中对于“放大镜为什么能够生火?”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由此引出焦点、焦距等与凸透镜相关的重要概念,以此达到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兴趣的目的。
二、引入趣味化科学实验
实验是科学这一科目中包含的重要教学内容,实践之中,教师应重视引入趣味化的科学实验,以此有效完成课程主题导入的目的,并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热情[2]。在选择趣味化科学实验时,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确保其与教材中的知识模块及内容密切相关;其二,确保其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应用信息技术组织相应实验素材,包括图示演示、视频演示等,从而有效地在课堂上完成趣味实验的展示。
例如,在进行《磁生电》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磁铁生电小灯泡发光”这一趣味科学实验,在课前导入环节,先为学生播放这一实验视频,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以此引出“磁生电”这一重要的现象以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而深化其对于本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效促进其科学思维实现发展。
三、融入生活化教学素材
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与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借助信息技术呈现生活化的科学教学内容,以贴近生活的素材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并有效缩短学生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心理距离,并有效调动其对于自身生活经验及知识积累进行联想回顾,从而进一步深化其对于科学和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并培养其形成从科学视域出发对生活中各类问题与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良好习惯。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应重视结合问题教学方式,以问题为学生的思考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例如,在进行《地球的自转》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应用信息技术呈现一日由昼至昏的过程,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昼夜变化?”接着,教师再引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地球自转的视频,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同步向其讲解地球自转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从而深化其关于这一现象以及背后规律的认知。
四、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趣味科学课堂,最重要的是使信息技术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信息技术指导趣味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在科学课堂中进行动手操作和实践,进而切实提升其课堂参与程度,进一步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并强化其科学课程学习兴趣[3]。为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授课方案进行整体优化,合理安排课程规划,并重视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及其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在进行《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应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指南针指示方向的原理以及自制指南针的方法,之后,带领学生一起应用针、水、碗、磁铁等器材进行自制指南针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形成浓厚的科学学习兴趣。
结束语: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初中科学趣味课堂,是互联网时代初中科学课程实现教学质量改善的重要路径。为此,实践之中,教师应通过落实加强信息化情境创设、引入趣味化科学实验、融入生活化教学素材、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等措施,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程度并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浓厚的科学性学习探究兴趣。
参考文献
[1]刘静雅.初中科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65.
[2]王承.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阐释[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7.
[3]张国盼.生活化思维发展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