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小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技能,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体现教学效率。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不断在教学中突显学生自主性,构建活跃的、有效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改教学理念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小学语文知识素养的提升与积淀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主探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燕子》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精读段落,并回答问题,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作者对燕子外形的描写手法,以及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方式。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并提出问题,有的学生问道:作者描写燕子飞过水面留下“小圆晕”,为什么不说“小圆圈”呢?“晕”是什么意思?第5自然段中活泼的小燕子在美丽的春光里尽情地飞行,飞倦了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更加细节,也更能够展现学生的个性,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并不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激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寻找答案。这样不仅充分尊重学生的质疑精神,也相信學生的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尤其在自主学习中,兴趣是支撑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和根本所在。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对其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甚,所以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对语文学习浓厚的兴趣中更加积极的开展自主性的学习。至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不断设置一些疑问和悬念,从而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可谓一举两得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中融入一些图画、声音、动画等,或者创设丰富的情景,从而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和形象起来,进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钥匙,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门,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身心活跃,自主管理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刺激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教授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合理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结合实际教材内容,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播放相应的视频和音乐,同时,与教科书的内容相结合,构建文章中描述的风景和氛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或者借助网络环境,在互联网上查询一些与教师讲授内容相关的精彩讲课片段,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扩展教学的层面,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北方的好多学生并没有见过瀑布,无法体会到瀑布的壮阔之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瀑布的优美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瀑布的壮丽,从而能够深度体会到诗词的含义与情感,并逐渐对诗词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积极学习诗词及相关教学内容。
四、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长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重点在于能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能够自主性的展开学习和探究,教师就必须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引导,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以自信、高涨的情绪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当中来,真正的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比如,让学习一篇全新的文章时,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前自主预习的任务,并且给予学生自主预习导学案,学生依据导学案展开预习,确保学生顺利有效的完成自主预习,促进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养成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给予鼓励,并且要对学生多一些耐心和包容,教师的鼓励和赞扬往往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现代教学理念。
五、加强课外拓展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要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要加强课外拓展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朗诵比赛,学生可以创作诗,也可以朗诵名人的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在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中,需要学生自己的准备材料以及练习,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语文新课标提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是一种重视互动交流分享的组织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天赋获得自己想要发展的需求。这样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的提高,逐步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J].张万泉.西部素质教育.2017(02).
[2]罗俊.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253-254.
[3]陈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刍议[J].新课程(小学),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