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汉双语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汉语文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许忠建
[导读] 汉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许忠建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初级中学 533900

        摘要:汉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语言。双语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受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壮汉双语;汉语文;有效策略
一、引言
        本文将简要阐述分析如何实行广西百色市壮汉语文双语语文教学对广西百色市壮族中小学校学生加快学习普通汉语文的重要推动意义,以及探索实现壮汉双语语文教学的主要有效途径等并进行深入分析。
二、壮汉互用的优点
(一)壮汉互用,激发学生兴趣
        壮语贴近壮族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爱说,会说,说心里想说的。我这样利用这个优势带动学生学习汉文,以壮促汉:上汉文课,可以让学生用壮文的声、韵、调给汉语注音,以解决读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用壮文给汉语的词语、句子注释意义,帮助汉语理解。这样,学生学习时无所顾虑,就促进学生愿学、乐学,课堂会增添许多乐趣。[1]
(二)壮汉互用,有利于学生对汉语文深入理解
        在我市壮族中小学生直接学习现代汉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语言和文学思维习惯的严重障碍,如果直接尝试使用这种汉语语言授课那就会直接导致壮族学生很难的理解,从而严重影响他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壮族中小学生们在学习普通汉语文时可以实行壮汉双语课程教学,有利于不断加深普通壮族高校学生对自身汉语文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大大提高其学习工作效率和教学进度。多数的学生壮族汉语学生对他的汉语文并不是十分完全熟悉,并且不一定能够完全正确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壮汉双语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汉语,加深汉语理解并逐步提高学生汉语理解能力及其对知识点的储备。
(三)壮汉互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汉语思维习惯
        在普通壮族中小学生正在学习普通汉语文时,实行普通壮汉语文双语课程教学也将有利于充分培养普通壮族高校学生的学习汉语文和思维能力。思维表达是通过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是否进行正确判断而最终得出的一种结论,需要用一种言语形式进行正确表示,因此我们可以正确理解它作为一种思维表达方式,它决定着人们语言的表达形式及运用能力。由于自然生活文化环境以及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的不同,各个国家少数民族之间的语言思维表达方式都可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巨大差异。

思维上的发生差异虽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因为即使我们是同一语言民族之间,不同的语言人也可能会彼此存在不同的语言思维习惯和表达想法,但是这种思维习惯差异会严重性地影响到对语言的视觉表达与语言理解。[2]
(四)壮汉互用,有利于知识和感情的相互渗透
        实行壮汉双语教学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培养汉语思维习惯,而且这也是我国壮汉两族民族交流的一个方式。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壮汉双语教学,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从而有效提高汉语学习工作效率和教学成绩以及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其次,壮族中小学生通过学习使用汉语,能够有效帮助其更好的深入了解我国汉语言和汉文等民族传统文化,并且也能够有效促进汉文等语言及民族文化在我国壮族学生中的有效普及和广泛传播。这是各少数民族的强大团结也是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前提条件,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少数民族文化情感的相互融合渗透。
三、汉语文教学中壮汉双语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在教材和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
        汉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壮汉壮族双语语言教学的有效实现,首先它需要在使用汉语文的自学教材中尽量加入许多壮族语的文字,并且在语文教师汉语教课的教学过程中它还应尽量使用壮汉双语进行教学,从而可以提高壮族学生的实际学习汉语效率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效果。其次是它可以有效引导广大学生将汉语课本知识中的汉语知识与实际汉语生活像密切联系和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培养西南百色壮族地区学生的正确汉语表达思维能力。最后还要充分利用中学教材,并不断增加关于汉语阅读和作文写作的实际联系,从而切实的帮助提高中小学生的现代汉语阅读能力。
(三)坚持个体和群体齐进步原则
        在壮汉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守个体和群体齐进步原则。首先是它可以对自主学习热情高和自主学习成绩较好的广大学生予以进行激扬表彰和表示鼓励。其次教师不能只过分重视小组成绩较好的优秀学生,要过分重视学生群体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将一个学生群体分成两个小组两种形式,其中只有优等生和成绩进步较慢的优秀学生各一半,通过小组成绩的较好的优秀学生可以带动其他的优秀学生一起参与学习,从而有效保证教师个体和学生群体的共同进步。
结论:在我们壮族地区实行汉语文中小学教育中正确实行教学壮汉语文双语结合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这样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壮族地区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壮族汉语文学也提高了汉语文教学素养,同时也无疑是我们促进汉少数民族和壮少数民族之间思想情感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对百色老区壮族中小学生的传统汉语文化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早日完成实现各少数民族共同繁荣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罗金芬.关于壮汉民族双语课程教学对师生学习现代汉语文的重要影响的问题研究.汉语课程教学研究,2018(3)
[2]李兰艳.研究壮汉地区双语语文教学如何促进中小学生双语学习并对汉语文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实践研究,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