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尤国
湖北省阳新县枫林镇长圳完小 湖北省 435203)
摘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日益突出尊重学生的个性想法。教学需要在范文分析中指导学生融入自身理解,进行加工再创造,推进名著阅读,定期交流个体感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落实半命题小作文训练。此外,还要结合课本内容,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实践以产生真情实感,从不同个体角度理解审视事物。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教学优化
引言: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入门阶段,作文教学集中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充分凝聚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但当前部分教师不能依据学生的特点个性化教学,导致学生写作困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探索个性化角度下的作文教学路径,攻坚克难守好作文这块语文教学主阵地。
一、当前小学语文习作课堂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从现实情况看,当前部分小学教师在习作教学时仍然将自身作为主体,忽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对范文死记硬背,缺乏真情实感,写作不是情感的自然抒发,而是在老师布置的任务压力下“挤牙膏”,甚至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就算勉强凑出一篇作文也质量较低。
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大背景下,个性化教学越发优势明显。个性化教学是把课堂留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多元互动,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作文不是空中造楼阁胡编乱造,是要建立在真实社会的基础上。每个学生的人生阅历都不同,对事物认知态度也存在差异,如果学生能充分挖掘自己独特的经历,细致观察身边的人事,敏锐捕捉现象的独到之处,并勤加思考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表面背后的内涵,那么作文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因此个性化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禁锢,立足于自身感悟来审视问题,以个体差异性的方式来叙述故事。
二、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路径
(1)范文分析中融入学生自身理解和创造
写作的基础是素材积累和写作技巧手法的掌握,因而教师常常会立足于范文分析教学,尤其是课文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加以背诵积累。然而很多学生背诵都是完全不加理解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增添学生写作的压力和厌恶感。对学生的背诵教师不必强求一字不差,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对内容增减进行改写。对一些历史典故的课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仿照课文里的人物动作神态和环境描写对故事重新叙述或续写,有条件甚至可以把课文修改为剧本,由教师指导依据改编的剧本角色扮演情境重现,不仅增强了学生课堂参与性,还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文学创作的过程,无形中篇章结构的构建、段落的起承转合衔接、修辞和描写手法的运用等写作必备技能都能得到锻炼。比起单纯的死记硬背文章,个性鲜明的自我创作作品能极大增加学生写作自信。
(2)扎实推进名著阅读,定期小组交流分享
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家和校园,因此教师十分有必要扎实推进名著阅读,通过名著拓展学生眼界,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俗话说“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名著的感悟都会存在差异,教师就是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成立阅读小组,对一些篇幅较大的巨制教师可以按照逻辑思维的连贯性进行合理划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详细深入阅读。给予学生多样化选择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更有动力在文学的世界探索。教师要及时督促阅读小组定期交流分享。分享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做一些评价。在平等的小组内部氛围里,学生能更自由表达自己想法。在其他同学的发言中,学生或能得到共鸣,或能得到新的启发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交流完毕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对会上发言内容整理,整合自己原有思路形成一份新的独属于自己的理解。
(3)半命题小作文练习,利用新兴技术优化教学
半命题作文适合在日常对学生进行小作文训练,只给定部分内容一方面给学生指明大致方向,又没有完全给学生框定限制死,弹性的空间给了学生个性化发挥余地。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海量的网络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信息以捕捉自己感兴趣话题,并深入挖掘资料,为作文积累充足的素材。此外,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多媒体教学等运用于课堂已是屡见不鲜。教师可以在课上通过ppt播放动画影音,以直观的呈现契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特点,要求学生在视频播放中记下人物事件要点。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指导学生整合记录内容对故事画面重新叙述。
(4)结合课本内容,加强学生生活实践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感受体验。例如学习完二年级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后,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等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植树,在实际的劳动中学生会对革命领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的精神有新的理解。在实践中学生更易产生在书本里体会不到的真情实感,实践产生了内化效果,影响和塑造了学生审视问题的态度。
三、小结
总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日益突出个性化。教学需要在范文分析中指导学生融入自身理解,进行加工再创造,推进名著阅读,定期交流个体感悟互相汲取灵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落实日常半命题小作文训练。此外,还要结合课本内容,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实践以产生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李梅. 个性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5):104.
[2]魏建萍. 如何在个性化角度下实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天津教育, 2020(3):159-160.
[3]刘静. 基于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 2020, 000(002):13.
[4]黄惠珠. 意象互动 言意共生——个性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