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与管理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镡妍雯
[导读] 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区域活动的开展备受关注
       镡妍雯
       
       
       和林格尔县第一幼儿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摘要: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区域活动的开展备受关注,在此种教育背景下,开放性材料凭借自身的优势,受到了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欢迎,并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想确保其应用的价值,就需要加强对开放性材料的深层次研究,对其投放和运用的策略进行科学制定。那么究竟该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对开放性材料进行投放和运用呢?下面将针对此分析。
       关键词:开放性;材料;幼儿;区域活动;投放
       所谓开放性材料,指的就是与高结构材料相对的一类材料,其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玩法,幼儿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通过对开放性材料进行操作,可获得较强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但要确保开放性材料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采取科学的材料投放策略。由此可见,加强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开放性材料投放策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开放性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主要意义
       1.1开放性材料有助于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开放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会结合幼儿不同的需求发挥出不一样的作用,这正是其与高结构材料存在的最大区别。开放性材料的指向性并不是很明确,不会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幼儿对其理解不同,所呈现出的东西也完全不同。例如,在表演区中,教师找来一些头巾给幼儿使用,在下一次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发现有些幼儿把头巾缠绕在腰鼓的鼓槌上,使鼓槌装饰得十分好看;还有些幼儿则将头巾系在了小玩偶的身上,将系着头巾的小玩偶戴着进行表演,也显得别有趣味。由此可见,开放性材料可有效满足不同幼儿对活动的具体需求,增强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1.2开放性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需要利用材料进行相关探索,而开放性材料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幼儿与材料之间实现充分互动,这种自主探究的内驱力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对其未来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在开放性材料的牵引下开展各种活动,即使遇到问题也会借助开放性材料去有效解决。例如,在活动区内,幼儿在进行高架桥梁搭建时发现找不到合适的木块了,此时有些幼儿就会借助辅助性的开放性材料,如养乐多瓶子、纸盒等来作为桥墩,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提高幼儿的成就感。
       1.3开放性材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开放性材料由于结构相对简单,且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可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变幻出多样化的玩法,这对幼儿而言可提供较大的探索空间,幼儿可按照自身的想法与兴趣,对开放性材料的使用进行个性化设计,这一过程正是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充分发挥的过程。将美工区作为例子,教师一般在美工区内放置了小石头等开放性材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教师往往会发现很多幼儿在小石头上画画,还有的幼儿则将小石头当作装饰品,用橡皮泥把若干个小石头粘在一起,从而打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也许并不完美,但却是其创意的结晶,每一部作品都展现着孩子们丰富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2开放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管理策略
       2.1突出幼儿个体差异,实现开放性材料的层次性投放
       在组织区域活动时,要对开放性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仅要有吸引力,还要富有探索性,丰富多元且安全等特征。 引导幼儿进行有效感知、有效操作,带给幼儿良好的亲身体验感,从而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受快乐,使幼儿保持较高的热情。 开放性材料应用于区域活动中,联系开放性的区域活动环境,把握幼儿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突出开放性材料应用的层次性特征,使开放性材料更好地辅助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由于孩子有个体差异,能力不同,需求也不同,在投放材料时考虑不同能力的幼儿有材料去操作,去练习,去探究。 如在中班美工区中,投放了树枝、树叶、豆子、纸盘、纸杯、白卡纸等材料,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树叶贴画,这时教师又投放了更多大大小小不同品种的豆子,他们见到这么多不同的豆子又来劲了,对拼贴有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贴成线条状,有的贴成块状,贴出一幅幅好看的豆贴画,接着教师又提供了空的纸盘让他们自己画自己贴自己创作,完成的作品用来展示,孩子们互相比较、评比,使孩子的热情就更高。 教师又提供了筷子和碗,让他们用筷子夹豆进行分类,这样孩子在选择材料时更方便,也满足了更多孩子的需求。 对于能力欠缺一点的孩子,教师把树枝直接贴在墙上,让幼儿把树叶沾上颜色,印在墙上,成了一棵“茂盛的树”,他们也就开心、满足了。
       2.2联系幼儿多样化发展,做好开放性材料适时投放
       幼儿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开放性材料的有效应用,要注重联系幼儿多种能力培养开展,如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通过将开放性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运用,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情景,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在良好情景的引导下,获得更好地成长及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围绕幼儿实践能力培养入手,使幼儿的智力、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为做好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与运用,可以采用一物多投和一物多玩的方式。 首先,一物多投。 在小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瓶盖放在语言区让幼儿玩出“情绪变变变”的游戏,用语言表达情绪的不同变化,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放在生活区时,让幼儿去拧瓶盖,培养幼儿的手部动作协调,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放在益智区,幼儿能来顺序排序,分类;放在美工区,利用瓶盖进行创意画、美丽的风铃等;放在建构区,幼儿用作交通标志。 其次,一物多玩。 如纸杯,可以让幼儿玩纸杯对对碰、纸杯高架桥、纸杯大转盘、会移动的纸杯、纸杯叠叠乐、纸杯纺织、纸杯电话等游戏。
       2.3利用开放性材料激发热情,培养幼儿探究兴趣
       考虑到幼儿年龄小的情况,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对幼儿的探究兴趣进行有效培养,以有趣儿的开放性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使区域活动的效果及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提高。 再者,开放性材料融入到幼儿区域活动中,要注重对材料的教育性、引导性做好把握,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引导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下开展探索活动,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对开放性材料应用时,注重为幼儿提供模型图纸,引导幼儿结合图纸制作模型,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在对开放性材料应用时,教师要注重对幼儿予以鼓励和支持,加强赏识教育的应用,对幼儿予以肯定,从而帮助幼儿树立信心,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这样一来,幼儿积极地利用开放性材料进行探索和创作,使幼儿学会探究合作交流,营造良好的关系,使幼儿更好地融入到集体氛围中,促进幼儿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同时,在幼儿活动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摆弄、操作材料,适时进行必要的指导,为幼儿构建愉快、自由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这种氛围中实现分享与合作、发现与创新。最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开放性材料的运用,除了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外,还需要考虑实际的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兴趣等方面的内容,并围绕此制定投放运用的规则。开放性材料具有延伸教学的积极作用,只有将之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将之助力幼儿学习及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发挥出来。比如针对《车与路》活动的开展,针对路的制作,可以让幼儿对开放性材料进行选择,利用砂纸、白纸、布料等构成,汽车的车轮可以通过瓶盖来代替,这样幼儿便可以直观的对不同路面中汽车的运行速度有一个了解。通过对开放性材料的合理运用,幼儿会对摩擦力有一些了解,这将能为其后续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与运用意义重大,教师必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开放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收集,并坚持适宜性、适时性及趣味性的投放与使用原则,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颜为梅.开放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与管理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05):165-166.
       [2]翁茜.提供材料  探究实践——谈开放性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50.
       [3]周斌.开放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与管理策略[J].情感读本,2019(2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