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兰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366100
摘要:在《纲要》中关于“健康”的内容与要求指出:“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与同伴友好相处、轻松愉快的情绪和气氛中,能增加生活的乐趣,使情感得以自由的表现,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其中能与同伴进行正常的交往、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把体育游戏作为切入点,把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贯穿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以此来带动其它。鉴于此,本文对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体育游戏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幼儿;合作能力;体育游戏;开展策略
一、体育游戏在幼儿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激发幼儿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体育游戏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锻炼身体为目的。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不仅有利于满足幼儿好奇心,增强幼儿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满足幼儿生理及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懂得社会规范,提高幼儿体育活动能力。传统的幼儿体育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幼儿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导致一些幼儿刚刚进入体育锻炼,就产生疲劳感,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在幼儿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体育兴趣,还有利于增强幼儿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体育与游戏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类体育知识,在游戏过程中开发智力,不仅有利于陶冶幼儿的性情,开发幼儿的智力,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幼儿变得越来越聪明。体育游戏多是集体活动,在幼儿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还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和情感,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共同游戏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得到窝教于乐的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在幼儿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可以活跃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的判断力和想象力,使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游戏内容,既丰富了幼儿的感性思维,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游戏,活跃了幼儿的思维。可以说,体育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幼儿创新思维有极大地帮助,在平时的体育游戏中,体育教师要努力为幼儿营造思维互动和实践空间,有效激发幼儿积极参与。
二、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体育游戏开展策略
(一)根据具体学情特点,进行体育游戏的适当改编
游戏引入幼儿园的课程学习当中,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特点进行适当的改编,才能符合实际的教学环境,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实现幼儿成长发展的目的。进行游戏的改编,是一项鲜明的思维创造活动。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将改编之后的活动内容直接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展开练习活动,不利于对传统体育游戏的全面了解,也导致思维创新机会的缺失。
基于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改编创新当中,要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展开小组合作,进行思维的创新发展,思考出相对于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新型游戏。
比如,“打弹珠”这种传统的游戏,以前都是在泥土地上挖坑,幼儿们趴在地上用玻璃球进行玩耍。这种相对不安全、不卫生的环境创设需要改变,还有玻璃球有容易被幼儿误食的潜在危险。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种传统的玩法展现给幼儿,同时告诉他们现在具有的游戏条件,让他们思考怎样的改编创新。教师可以将一些塑料泡沫铺在地上,并在塑料泡沫上挖出一些小洞来进行提示,还要提供一些乒乓球。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幼儿就能自觉把塑料泡沫当做是球体运动的基本载体,进而借助乒乓球展开游戏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在尽可能安全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启发与引导,让幼儿能够自主思考。而且,这样的活动参与能够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养成他们勤于思考、乐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足够的引导和启发工作,才能使幼儿的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进行具体探究活动的实践锻炼
幼儿的思维锻炼必须在实践参与当中,借助丰富的感性认知基础,进而逐步提升理解能力和内化吸收能力,为个性化、创造性发展创造条件。在游戏改编的环节当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少,思维认知基础差等因素影响,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引导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在具体的体育游戏参与过程中,幼儿依据认知能力展开思维创新活动才能更加自由化和个性化。基于此,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进行具体探究活动的实践锻炼。
比如,在《翻花绳》的游戏活动中,利用一根绳子,幼儿们左右手配合,就可以翻出很多的花样来。游戏的规则就是一个人用绳子翻出花样,另一人用手挑出另一种花样,轮流挑绳子,谁先将绳子花样挑坏,则谁输。这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进一步发育大脑,实现思维发展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观察,给予幼儿自由探索和发挥的空间,即使幼儿出现错误也不要过早的提醒和指导,而是要让他们经历完整的体验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鼓励他们自我反省游戏中出现的错误,这样也会使其对间题和困境也能产生全面的认知,才能对柳暗花明的思维创新留下深刻的记忆。又比如在《七巧板》的游戏活动中,整体的变化样式具有1600多种,幼儿们不仅可以通过开动脑力探索规律,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还可以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基于此,教师要尊重并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实践探索当中,在合作交流当中,不断发现新的拼图技巧,不断提升思维创新能力。这些都是益智特征鲜明的游戏活动,其他的体育游戏在突出身体锻炼的同时,在规则的理解,在方法的运用,在获胜的技巧方面,也都能够在实践参与中促进幼儿的合作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深化。基于此,教师要认真选择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实践探究体验,进而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提升幼儿的合作创新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将体育游戏引入幼儿课程,是时代发展的教育需求,促进幼儿合作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寻找有效的融合策略,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提升幼儿的合作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小明. 大班幼儿小组自主合作户外体育游戏探索[J]. 成才,2017(007):51-52.
[2]熊可君. 体育游戏对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作用及优化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导引[J]. 时代教育,2017(6):250.
“本文系三明市大田县2020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TKTY-2010《利用体育游戏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