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和林格尔县第一幼儿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摘要:我国民间具有大量的游戏资源,将民间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实现幼儿园教学的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笔者通过探索实践,提出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教学;应用价值;运用策略
1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幼儿教育和其他义务教育有一定的不同,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幼儿有着自己年龄段的特点,幼儿的年龄较小,正处在刚刚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幼儿有着丰富而强烈的好奇心。幼儿教师利用这一好阶段,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提升幼儿对于这个社会的基本认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幼儿展开教学,而应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多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借助民间游戏,将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和多样,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提升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民间游戏和实际生活有着相应的联系。通过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的教学中来,切实增强幼儿的共鸣,保证幼儿园教学取得一定良好的教育效果。
1.2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通过利用幼儿园教学的时间,解析民间传统文化,引导幼儿理解知识,认识传统文化,也能给予民间传统文化更强的生命力,给幼儿以情感和思想上的充分体验,保护幼儿的健康成长,也能让传统民间文化得到更为优秀的传承,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让其可以被大家所记住。幼儿是未来发展的希望,通过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加入民间游戏,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感情,让幼儿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性质。
2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困境表现研究
民间游戏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对民间游戏的认识和实践不统一,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对民间游戏的指导方法和介入时机不当,过于关注游戏的工具价值。第二,游戏材料不充分,游戏的时间受到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的限制,游戏场地空间不足。第三,游戏资源获取方式比较单一,游戏类别不均衡,集中在民间体育游戏,对游戏缺乏改编与创新。第四,缺乏家长支持,家园共育意识不强。第五,开展民间游戏的频率低,主要集中在户外活动,未与幼儿园课程有机融合。
3幼儿园民间游戏创意玩法的实施基础与前提
3.1教师科学引导,充分提供游戏空间
在活动中,教师的启发与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是创意游戏开展的保障。幼儿有无限的潜力,因此我们需要利用这一潜力,使幼儿的创新幼芽迅速发展,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的主要方向,正确的建议对于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教师应让孩子的思想摆脱传统的规章制度,发挥创造力,并提出新的有趣的答案,帮助孩子打破思维惯性,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对老师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游戏和创造空间,而又不过度限制和干扰孩子的游戏活动,并为孩子提供各种观察和探索新事物的可能性,让他们探索,并进行实验,了解更多新技能。比如在游戏中创设情境,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2以幼儿为中心,科学选择民间游戏
选择民间游戏是进行民间游戏创意玩法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幼儿园的游戏并不是静态的,是随着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及认知阶段而不停变化的,具有生成性,那么我们就要重点考虑幼儿的需要,将幼儿作为重心,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发展阶段匹配。并不是所有民间游戏都是适合幼儿的,这需要教师、教育工作者去认真筛选。对于游戏内容的筛选要以幼儿为中心,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发展。
4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1扔白骨游戏
这个游戏通常在晚上玩,骨头要是白色的,在月光下白骨才会显得格外的亮。白骨准备好之后,所有玩家看着一个玩家把白骨扔向远处,先找到白骨的人获胜。这个游戏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在牧场到处都是草,一块白骨很容易被草遮挡,又是在晚上,所以这个游戏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扔白骨是哈萨克族儿童非常喜爱的集体游戏,爽朗的夏季牧场,无论是晚饭前还是晚饭后,约上一群小伙伴快乐的奔跑在草原上,这是多么美丽的画卷。扔白骨不像大多数哈萨克族民间体育游戏那样竞争性比较强,它更多的是轻松,愉快。这个游戏非常适合作为案例游戏,首先它比较幼儿年龄特点,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其次这个游戏一般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正好给不同年龄的幼儿一个交流的机会,再次扔白骨游戏是偏轻松愉快的类型,孩子们玩起来肯定会很开心,最后扔白骨游戏需要幼儿快速奔跑,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体能,又能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在这一游戏中,幼儿教师应指导幼儿通过观察找到沙包,游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首先要求幼儿闭上眼睛,然后老师随意把沙包抛到草地上,钟声一响所有幼儿开始寻找沙包,找到沙包的幼儿把沙包放到钟旁,游戏结束。
4.2增加民间游戏材料,适当减少高结构化材料
就地取材型材料是一种低结构的材料,来源于大自然,简便易得,玩法多样,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园民间游戏材料中,购买型游戏材料占主导,但为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幼儿园在每个阶段都会增加新的就地取材型材料,这有助于缓解低结构材料较少的困境。一些长期闲置的高结构化游戏材料,比如铁环、皮球等,收整起来,短期内不再投放,这种方式能整体提高投放材料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4.3呼吁家长参与,助力课程资源开发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内容众多,形式多样,玩法新颖,我们这一代人以及父辈们小时候基本上都接触过和玩过包括打陀螺、跳绳、丢手绢在内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通过让家长用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现有生活经验,参与运动时感受积极和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和分享,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家长结合自身教育理念和工作生活经验以及幼儿园园所文化特色提出促进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开发的宝贵意见,为民族民间体育在幼儿园的传承和发展增添一份动力。
4.4在集体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开展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教师可以分区域分场地,采取分年龄组或者混龄组的方式,利用民族民间体育器材及玩教具,开展拔河、跳房子、竹筒高跷、抢花炮、走平衡木和老鹰抓小鸡等民族民间体育运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教师可以在幼儿体智能课程中开展民间游戏的教学,教师通过幽默化、趣味化的导入方式,采取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运用运动游戏法和游戏竞赛法等方法培养幼儿敢于挑战、团队协作等能力。
4.5 民间游戏与教学相结合
在幼儿教学时,为了训练幼儿数数的能力、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及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准备1个苹果、2个皮球、3个梨、4个橘子、报纸若干张、乒乓球若干个,并将准备好的物品散乱地放在桌子上,幼儿背对物品,教师用报纸把这些物品覆盖起来后,再请幼儿转过身来坐好。游戏时,老师对幼儿说:“报纸下面覆盖了许多小物品,你们把报纸掀开之后,看几分钟,并记住物品的名称和个数。”说完,孩子们打开报纸仔细观察,再用报纸遮盖起来。最后,孩子们说出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看看哪个小朋友说得多、说得对。
4.6 园区建设与民间游戏相结合
在幼儿园的建设上引入民间游戏元素,可以让孩子们自主玩耍。如在草坪上安装跷跷板;在操场上画好线条,让孩子们自主玩“踩点”“跳房子”等游戏。通过一些微小的调整和优化,将民间游戏落地幼儿园并再创作,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也丰富了幼儿园游戏的内涵。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利用各种民间游戏进行幼儿教育,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民间游戏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儿的思维意识,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提升,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民间游戏的应用意识,合理选择民间游戏的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呼吁家长参与,助力课程资源开发,从而更好地强化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晶晶 . 试论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J]. 考试周刊,2020(25):167—168.
[2].罗红辉.民间体育游戏运用与指导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3].王静.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