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李海燕
[导读] 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李海燕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青少年宫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200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幼儿与老师以及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发掘幼儿的潜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能力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能力;教育策略
        幼儿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种事物的认知,语言是幼儿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工具。而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既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也是为了教会幼儿通过语言来表达自我需求和与他人沟通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幼儿语言教育革新了教育理念,改进了教育模式。因此,要适应时代发展还需教师通过不断地努力,研究新时期幼儿语言教育的策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探索更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幼儿语言的发展特点及教育意义
       语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的理解,另一个是语言的表达。3岁以上的幼儿,大脑发育和听觉发音等器官都相应发展成熟,这阶段幼儿在语言理解上主要是对常见物体的词汇理解上,这是由他们的直观思维决定的,能理解一些简单的句子词序结构,在语言表达上,由于发音器官初步成熟的阶段,语言表达显示出生涩稚嫩的特点,会有发音不准或表达错误的情况出现,这个时期是培养幼儿语言的关键期,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语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幼儿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准确说出他们的诉求,传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口语中掌握的丰富词汇也为他们将来进行书面语言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语言教育重要性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人类活动大多离不开语言的运用,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便是语言和行为。而幼儿阶段,正是幼儿思维活跃,好奇心浓郁的一个时期。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模仿能力都会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提高,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都会格外关注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通过与幼儿的语言沟通,理解幼儿对事物的了解态度,并教会幼儿事物中所蕴含的道理。一个人的性格与观念都是从幼时开始形成,因此,幼儿语言教育是幼儿终身教育的基础。
        三、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教育的策略
        1.营造语言交流环境,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进入幼儿学习阶段的学生,刚学会说话,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多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语言表达能力相差较大的情况。接触语言交流场景较多的儿童,对于事物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比较强,而语言交流场景接触较少的儿童,对于事物的语言表达,可能出现不正确或者欠缺的情况。对于此种情况,教师需要打造愉快、轻松的语言交流环境,使幼儿能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愿望。例如,在幼儿进行音乐学习时,教师可以举办一些音乐小活动,如你唱我学,并且给予孩子们自由交流时间,使孩子们能够在交流过程中,锻炼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多种活动方式, 激发幼儿语言表达欲望
       幼儿时期的儿童比较贪玩,若仅靠传统的讲授式方式,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能培养效果比较差。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创建一些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下,能够得到良好的语言锻炼机会,促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例如,每个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个人感兴趣的人物与事物,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建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如“快乐一家”,然后合理化分配孩子们喜欢的人物,并给予孩子们一些角色扮演的要求,使孩子们能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若孩子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爱说话或表达错误,教师则需要通过合理化的方式进行引导,以引领孩子们进行正确的语言表达。
        3.采用提问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则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幼儿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而幼儿则对问题进行回答,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幼儿也能够学会思考,并进行语言方面的组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为了使课堂互动得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需要针对幼儿的知识水平以及智力为其设计相应的题目,难度适中,从而促进幼儿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查找资料的方式来获得信息,最终由自己将答案整理而出,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使其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当在听幼儿回答时,教师也需要对其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对其进行纠正并予以指导,促进幼儿提高语言能力。
        4.利用故事引导,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文学体裁,教师可以利用广播、视频等多媒体让幼儿多听听幼儿故事,有利于幼儿累积更多词汇。教师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的特点,要为幼儿讲述一些小故事,或者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小朋友喜爱的少儿动画片。如以小班为例,教师可以把讲故事时间定在每一天带幼儿散步前的某段时间,利用该时间段为幼儿讲述一个简单、短小的故事,在幼儿听完故事之后,需要提些简单问题,如要求幼儿讲述本次的故事题目是什么,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幼儿能把刚才讲的故事重新复述一遍。如碰到复述不清楚之处,可以让别的小朋友来补全,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幼儿听故事的能力,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通过一段长时间的练习,他们词汇量增多了,语言丰富了,说话更有条理性了,故事讲得流畅,幼儿的自信心也提高了。
总之,幼儿语言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幼儿成长非常重要,要培养幼儿全面发展一方面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幼儿的三观,为培养幼儿的品格和个人素养打下基础。虽然现在幼儿语言教育还有各种不足,但已经都在完善的过程中。未来幼儿语言教育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打造更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让幼儿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徐志珍.试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现状与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
       [2]李欣.试论幼儿语言教育方法的新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
?[3]殷汉.探究提升幼儿语言教学实效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