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困境及出路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皇瑞霞
[导读] 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主要有两种教育模式
       皇瑞霞



       和林格尔县第一幼儿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摘要: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主要有两种教育模式,幼儿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教育模式,需要注意的是,两种教育模式各有优点和缺点,需要注重使其优势和劣势互补。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效结合,可以促进幼儿的能力全方位发展,让幼儿可以获得健康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教育存在的困境以及解决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困境;解决对策
       1 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面对的困境
       1.1 家园共育意识薄弱
       幼儿园和家长,作为幼儿的教育者,未能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家园共育的概念。通常在教育中,幼儿园教师将自身摆在指挥者的位置,认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家长的任务就是积极配合,脱离“双向互动、平等”等原则,从而也无法实现共同促进幼儿成长的目标。而家长和幼儿也不能积极配合幼儿教育,很多组织活动,家长缺乏主动性,特别是对家园共育的“平等合作”、“教育同步”理念的认识有待加强。
       1.2 家园共育缺乏时效性,工作形式表面化
       家长工作繁忙影响极少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或者说认为活动无趣,由此家园共育受到阻碍,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也多是停留于表面,很少有家长真正去认识和了解家园共育的真谛。如此,家园共育难免不会出现家长与幼儿园脱节的现象,从而无法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1.3 家园共育机制落后,家长对教育方法和观念缺乏认识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传统狭义的认知,有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认识,认为当前阶段孩子的长身体是关键,对幼儿教育不重视甚至忽略。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工作与自己无关,总之家长对家园共育教育理念缺乏认知。
       2 提高幼儿家园合作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
       2.1 转变家园合作观念
       幼儿教师和家长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应明确自身定位和肩负的职责,相互信任,并基于此构建和谐平等合作关系。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双方换位思考,改变家园合作观念。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树立正确合作观,尤其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更应本质层面改变自身思想观念,积极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站在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家长提供育儿意见并全面调动对方参与家园合作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双方高效沟通。作为新时代幼儿家长,自然而然需要改变传统陈旧单一思想理念,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和教师工作,认真且耐心地聆听教师给予的指导意见,敢于对教师说出自身建议和想法。同时,家长应改变对幼儿报以过高期望的想法,因为幼儿年龄较小,主要任务在于健康成长和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运用科学合理育儿方式,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只有从思想层面树立正确观念才能深入且全面地合作,提高家园合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教师与家长相互体谅。幼儿是国家冉冉升起的太阳,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教师和家长则应站在统一战线呵护太阳,并在信任、尊重、和平的基础上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其中教师具备专业的教育理论,能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正确指导意见。但教师也不能因自身为专业人士而忽略家长提出的问题。如果教师自身良好的专业和道德素养,无论与家长有多远的差距都会和对方和谐交流。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创设轻松、愉快、温馨地沟通交流环境,认真且耐心地对待每位幼儿家长,尊重家长职业、观点与人格,耐心聆听家长提出的各种建议并给予采纳。被尊重,是每个人都应享有的权利,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尊重家长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与理解。同时家长也需要尊重和信任教师,认可教师的付出和体谅教师的辛苦,只有双方相互信任和理解才能实现真正意义层面家园合作。
       2.2 优化教学条件,及时的开展家园共育
       自然中有很多丰富的教学资源,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科学的利用好大自然中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够保障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能够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进行教育。所以,在未来开展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要走向大自然,和大自然进行更加亲密的接触,让大自然中的教育资源充分的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作用。

除此之外,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陪伴在幼儿身边,确保学习过程的安全合理。在整个学习模式的影响之下,幼儿更容易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能够获取更多学习的灵感,这对未来的成长有着更加现实的价值。在未来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敢于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际操作有效的展示和突出,也可以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当秋季来临的时候,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感受丰收”的家园共育小活动,可以带领幼儿走入到郊区的田地之中,和农民伯伯一起收获作物,真正的感受粮食种植的来之不易,与此同时也会在内心感受到收获的乐趣。劳作的过程肯定会让幼儿受到一定的辛苦,会有想要放弃的时刻,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要积极的鼓励幼儿不要放弃,进一步的磨炼他们的坚定意志力。家长和老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幼儿的学习,当完成当天的活动任务之后,可以让幼儿将劳作的过程通过画画的方式进行呈现,加深学习的印象。
       2.3 优化家园合作形式
       随着家园合作理念渗透,合作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幼儿教师和家长没有充分认识自身在幼儿成长中发挥地重要作用,以致于没有高效运用家园合作,其合作形式也相对表面和单一,因而需要基于实际情况开展家园合作。首先,开设亲子活动。幼儿园可定期开展亲子活动拉近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之间距离。即每个月有一天为亲子活动日,每位幼儿家长都要在这一天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结合家长实际情况设置活动内容,促使家长能在亲子活动中深入了解孩子,更激发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程度还能体验和感悟幼儿教师的辛劳。家长也能借助亲子活动进一步了解幼儿,打破沟通交流阻碍,为后续开展高效家园合作做好铺垫。
       其次,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幼儿园作为传授知识的重要机构,应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对方提出管理建议和意见,有利于开展家园合作活动。其中教师教育经验相对丰富,应发挥指导和组织作用让家长参与其中,运用通俗易懂地语言为家长说明幼儿园实际情况并允许对方在充分了解幼儿园日常运行流程的前提下参与管理,如制定户外活动安全注意事项、幼儿课程内容设计、食堂食谱和卫生以及保健知识等。通过让参加参与幼儿园管理能体验教师辛劳的付出,从而积极配合家园合作活动。同时,发挥家长社区资源。家长来自社会各个领域,也是一种资源。幼儿园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并充分利用其资源开展家园合作活动,提高家园合作质量。
       2.4 开设亲子主题活动或体验活动
       幼儿园通过开展亲子绘画、趣味运动会、亲子游园会、美食品尝会以及亲子绘本阅读等主题活动,来丰富亲子课堂。在各种亲子活动或家长参与的主题活动中,都能够在教授孩子的同时密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家长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等现象,增加了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的机会,拉进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开展家长体验日等活动,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邀请不同职业特别是儿科医生的家长,为孩子们上一节“爱护眼睛”“我们的身体”等健康主题教育课程;邀请职业是公安警察的家长走进课堂,为孩子们上一节“遇到坏人怎么办?”、“不跟陌生人走”等安全主题教育课程。通过家长入园体验日系列活动,让更多幼儿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更有利于家长对老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和尊重,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得到家长的支持,更好地参与到家园共育这一教学模式中来。与此同时,家长更能够清楚的了解幼儿园内各种教育教学及生活方面的安排,对孩子在幼儿园内的生活更加了解和放心,方便家长的监督以及对幼儿园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家长在家中对孩子的指导学习以及幼儿园的进一步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的结合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在之后的家园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家园合育的重要性,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亲子活动,通过两者的结合,使幼儿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春娟.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园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0):139.
       [2]陈静.关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思考[J].新智慧,2020(29):97+99.
       [3]任建梅.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10):19+21.
       [4]王思慧.教师家长手拉手——家园合作教育的开展对策[J].幸福家庭,202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