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曹云
[导读] 相比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微课教学的优点在于科技感强
      曹云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    442000
      摘要:相比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微课教学的优点在于科技感强,信息技术的体现方式多元化,可以综合声光电技术来为学生营造非常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对于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活力,深度展现学科知识有很好的效果。而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让学生在视听的环境下理解在数学课程中较为抽象的公式和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和以人文本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进步。但同时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小学数学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微课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方法,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展现出了很大的教学优势,是当前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可以保证教学的效率,而通过微课的拓展性和丰富性,可以让原本单一、乏味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具有张力,使学生能够在融洽的环境中逐步提升。
一、微课教学的基本概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以及通过媒体形式将教学环节补充得更加完整的一种教学方式,即为微课教学,简称“微课”,其时间一般都会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其中,微课的核心内容以短视频形式展示浓缩的知识重点,促使学生在课下要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主要教学形式为提供给学生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便于他们学习活动得以更好地开展。同时,微课教学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让他们在课下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学习,真正做到查漏补缺,强化巩固所学。由此可见,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并进行了较为有利的创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进行难点突破,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微课具有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短小精炼的特征,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植树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经典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利用微课教学,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该数学问题的解题关键。利用微课将复杂的“植树问题”进行简化,利用图文结合或动画展示的方式,将例题转化为简明的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棵树”、“间隔数”、“间隔距离”之间的关系。比如,先提出问题:“在20米长的小路上植树,两端都栽,每隔4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促使学生应用线段图进行分析,发现“若两端都栽”,得到“树的棵数是6棵”的答案,也就是比“20÷4=5的结果多1”,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解题思路。最后,在微课中加入练习环节,将不同形式的“植树问题”与动态化解题过程相结合,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可见,充分利用微课特点,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拆分和简化,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突破,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微课在课后复习巩固中的应用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为遵循课堂教学的进度安排,不可能会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实际学习程度,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完全掌握所学知识。那么,为了保障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方式,秉持“注重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资源共享”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地组织学生展开课后复习,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课后,教师可以将课上重难点知识的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下碎片时间在没有教师讲解和帮助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展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圆柱的体积”的课后环节,把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转化过程制作成了微课视频,并发布到公共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在课后随时进行观看。在微课中,先引导学生复述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然后再演示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这样,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复习之后,对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另外,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根据教师的设计来复习课上所学重点内容,并以视频内容为导向,拓展自身思维,更好地完成相关练习。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巩固课堂知识、强化知识应用的目的,还有助于学生名字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举多得。
      (三)运用微课视频开展线上线下教学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和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如今在微课教学的形式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鼓励同学们课下自行观看微课视频来进行温习、复习。这也符合“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思维,对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数学学科素养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学习数学中“统计表”这方面的知识点,教师了解同学们对于统计图、统计表这方面的知识点掌握得并不扎实,对统计图的结构构造缺乏准确的了解。为此,教师在班级群里分享了这一则微课视频,与学生家长沟通好,要求学生在家里自行对照微课视频进行自学复习,并完成好课后作业。借助班级微信群,家长们可以帮孩子下载微课课件到手机、电脑上,让孩子在家里观看微课视频复习相关内容。这种便利性,对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素养有积极作用,也给家长们辅导功课,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了帮助。
三、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进一步优化微课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在制作微课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教师缺乏对微课资源的正确利用等现象。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很难将焦点聚集在教学重点上,不能很好地将视频重点内容凸显出来,在选题方面也很容易出现过大或过偏的现象,最终导致知识分散,缺乏针对性。其次,微课中的很多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各个微课视频之间也会缺乏一定的衔接性,最终导致微课教学只能流于形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没有多大作用。最后,微课的使用是为了以点带面、化繁为简,而不是将抽象难解的知识一带而过,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时,必须要注意以上几点,利用微课形式活跃数学课堂的氛围,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整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及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制作微课,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升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田庆丰.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巧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2):267.
[2]马春贞.浅析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34):48+50.
[3]叶萍虹.浅谈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33):30-31.
[4]马静.试论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写算,2019(33):10.
[5]刘丽.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2019(47):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