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基星
深圳市福永中学 518103
摘要:学校教育工作者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的成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为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标准把推进德育放在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作为德育的基础学科,初中数学也必须重视其对德育的深度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适时、适度、充分符合青年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原则,通过挖掘数学教材、设计学生课堂教学环节、开展学生数学德育实践体验活动等方式,进行数学德育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渗透;策略探研
引言
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我们帮助广大初中青年学生牢固形成正确的道德处事观,纠正不良社会道德行为思想的关键期。因此,深入研究中小学生和初中生的道德教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数学作为主要学科之一,在所有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利用好数学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水平。
一、利用数学史进行道德教育
数学教育是一门理论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为推动我国数学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数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包含着丰富的学生德育内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初中教案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充分强调与中国数学史发展相关的重要内容,并对初中生自身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1]。比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的基础知识时,我们数学教师可以经常指导学生及时补充《九章算术》课文中的“赵爽弦图”,用商代战国哲学家高姿提出的“勾三股四弦五'”的方法,勾勒出函数定理及其特例。让许多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巨大成就,激发他们对中国民族主义的自豪感和人民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
二、通过了解数学“生活”,学生可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毅力
德育的重要性和教学管理的任务之一是充分培养教育者对学生德育管理的严肃、严谨和准确的科学态度。这种职业教育学的科学态度不仅直接有利于一个学生的毕业完成终身职业教育,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学生的职业学习、工作和生活。数学知识总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在各种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心理体验,将学生日常数学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与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各种情境中的心理体验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心理态度,并在每个年级的日常生活中始终严格引导学生。
数学其实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理论和逻辑,以及高度抽象的思维表达方式。一些相关基本概念的正确合理定义,规则的正确合理应用,结果的正确分析和验证,都要求数学有相当严格的相关科学技术要求和专业技术标准。细微的细节和刻意的疏忽,往往很可能甚至直接导致让考生明白数学目的的整个过程[2]。在许多情况下,现代中国数学家常常不得不绞尽脑汁来确定微分代数方程符号、建立微分代数方程、正确设计辅助线等。这很容易导致一些人对那些科学创新意志薄弱的人望而却步。因此,现代数学教师在使用这种系统科学的学术理论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探索和优化培养学生整体数学认知和思维知识结构的实践过程,更应该关注如何使他们在严谨的理论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坚定地培养和树立这种不屈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磨练艰苦奋斗的优秀精神道德品质。要培养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就要在现代数学学习中,在严谨的解题理论教学实践中,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倡导公平竞争,注重合作,让广大学生在初中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就是要引导学生努力塑造自己健全的道德人格,使自己培养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好人。因此,我们必须以新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为教学指导,引导中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合作意识、互动意识和竞争意识应该是所有学生培养适应社会现代化和社会素质的人才的重要核心素质。要更好地培养所有学生的竞争意识,关键是课堂教师要敢于大胆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让所有学生积极集体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3]。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知识主体性。在新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所有学生充分自由地讨论,积极思考,集体参与交流,发表意见,合作激发智慧,将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创造塑造成学生发挥个人潜力,合作交流,相互合作竞争的教学过程。
结束语
德育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学科,关系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也是学生能够立足社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关键。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应加强德育渗透,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反映我们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探析[J].吉林教育,2021(Z1):93-94.
[2]李翠萍.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45):79-80.
[3]石晓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探研[J].新课程导学,2016(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