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张艳荣
[导读]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了五千多年的沉淀,一直是壮大民族思想的重要武器
       张艳荣
       
       
       和林格尔县第一幼儿园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经过了五千多年的沉淀,一直是壮大民族思想的重要武器。也是国民民族自信自豪最底层的力量,传统的民族文化保证了民族血脉的传承,激励着民族儿女不断繁荣与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将传统文化资源与我国幼儿教育有效结合一直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幼儿教育阶段是幼儿进行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在这关键时期,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文化熏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学习内容充分融合是现阶段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在进行幼儿教育工作时一定要保证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发挥作用,促进幼儿可以成为国家的优秀储备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教育;应用
       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中基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之间的冲击与交融景象。传统文化在此期间受到强烈冲击,有部分传统工艺基于无人继承而即将消失。传统文化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作用,需要受到关注。在幼儿教育阶段,适当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教育或继承性教育,可更好的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强化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重视起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创新。
       1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1.1传承文化经典、丰富教学内容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底蕴深厚,文化经历了千年的传扬与沉淀极具中国特色与民族特点。多元的文化形态与文化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的将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相互结合可以实现文化经典的传承,保证民族文化精髓得以永远流传。更丰富了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从古诗词到手工艺、从民俗节气到传统节日,任何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都是优秀的教育资源,并都值得仔细打磨精细研究。在现阶段高科技手段的加持下,传统文化资源更以科学、有趣的形式呈现在幼儿教育教学之中,丰富了幼儿教学内容,保证幼儿从小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形成健全优秀的人格。
       1.2有利于幼儿智力潜能开发
       我国各学科在教育领域都有着惊人的成绩与优势,在知识的认知学习过程中,中国的幼儿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幼儿有着更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学习内容,保证了幼儿接受更加多元的教育机会,幼儿的智力潜能也同样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学习一直贯穿于古今中华儿女的一生,先辈们在求学与认知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规律。当现代幼儿教育利用传统教育时可以说已经非常的成熟而又经典。丰富的传统文化经典在扩充幼儿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协助幼儿教育工作者开发幼儿智力、能力潜能,助力幼儿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1.3培养幼儿科学的民族自豪感和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特点,潜移默化的渗透与传播增强了幼儿民族自豪感与认知。传统节日的风俗特点,传统服饰的制作穿戴,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幼儿更加多元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高科技推动民族文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态呈现在幼儿面前,短视频、动画片、网络教程,越来越多的民族元素与特点出现在了幼儿教育的学习与生活中。幼儿已经更早的接触了更宽阔的世界有了更加长远的视野。在多元化的文化影响之下,幼儿会自动对比出民族文化的优势与特长,在幼儿时期便萌生出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1.4增强幼儿记忆能力
       民族文化的传播在幼儿时期一直规律性、持续性的进行传播,幼儿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有效锻炼了记忆能力。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唐诗宋词、神话童谣、数学计算、天文地理这些传统文化精髓早已深入浅出的被幼儿背诵记忆,大多数幼儿还没有理解其中含义,但是随着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这些记忆深处的文化内容会被轻易理解与运用。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播教育手段。


       2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的应用
       2.1利用传统文化,丰富课堂内容和教育形式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过程当中,需要教师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点滴融入到课堂内容上,丰富课堂内容,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在学习美术作品的过程当中,就可以融入相对应的中国古代画作等,让孩子们先欣赏画作,再进行画作背后内容知识的了解,加强孩子们对于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等不同中华传统精神的领悟和领会。例如,在上音乐鉴赏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幼儿们看一组图片,是中国古代传统乐器,并且让幼儿记住这都是哪些乐器,他们的音色是如何?他们所发出的声音有哪些特点?之后让幼儿能够听一些与中国传统乐器相关的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让幼儿在音乐当中能够进行相应的欣赏。在音乐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猜一猜,刚刚播放的曲子是哪一个乐器所演奏的或者是哪两个乐器共同合奏的?让幼儿进行回答之后再让幼儿进行谈欣赏的感受。在谈欣赏感受的过程当中,也是幼儿能够领悟到音乐魅力的过程。幼儿在课后可以进行这首作品的背景了解和人物介绍的,这能够提高幼儿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古代音乐的美和传承。之后,可以向幼儿们推荐一些纪录片或者是动画片,利于幼儿们进行观看和学习的影像资料,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进行了解。
       2.2融合传统文化,增加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意多和幼儿们进行互动,原有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仅是教师在台上进行讲解,而幼儿们在台下进行聆听。幼儿往往由于年纪的问题会导致开小差,或者是进行聊天的,并没有全身注意到课堂当中。因此,应当根据幼儿们的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在课堂当中进行互动,能够进一步地增加教学效率和课堂互动率。不仅可以让幼儿提高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在元宵假日之前与幼儿们进行一堂元宵猜灯谜的活动,让幼儿自己出题,在课堂上抽中某一个幼儿,那么这个幼儿就需要将自己所出的题目大声地进行朗读,向所有班级上的幼儿包括老师进行提问,最快答出来的幼儿可以得到奖励,而如果没有幼儿答出来或是没有幼儿答对的话,那么这个提问的幼儿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个活动能够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元宵文化,并且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在活动之后教师可以与幼儿讲一讲。在元宵节这天,我们除了猜灯谜还有哪些其他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的意义又是什么?不仅可以让幼儿参与到猜灯谜的活动当中,也有助于幼儿更多地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意义。
       2.3结合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在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幼儿不仅仅需要在学校内进行良好的互动和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幼儿在家庭中拥有较好的文化气氛,在课下生活中和课上,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并且逐步地吸收精髓。在校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制作一些相关的艺术品,比如说结合特殊的节日,来制作相关的作品。如端午节一起制作可以漂浮水面上的小龙舟,在中秋节的时候共同制作月饼等,这些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实践活动都可以进一步的加强传统文化感染力。而在家庭生活中,幼儿教师也可以在与家长沟通交流中,将传统文化重要性传递给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告诉家长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说,带领幼儿去观赏一些文化古迹,在亲子阅读中选择一些古代教育的小故事,与孩子一起实践、一起探讨,这都会让幼儿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保障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其中的智慧和精髓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掌握,并且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承。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将外来文化的优点与传统文化的精髓相结合,能够通过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和形式,将传统文化讲述于他们听。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激发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培养他们的优秀传统美德,并且能够为未来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家燕.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的运用[J].幸福家庭,2020(14):35.
       [2]蒋川琴.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0(14):20-21.
       [3]岳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中的开发与应用探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7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