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赵琨
[导读] 地图在初中地理课程当中属于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
       赵琨


       山东省齐河县第五中学  山东  德州   251100


       摘要:地图在初中地理课程当中属于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他们学习地理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地图教学是不可能由老师的语言讲解来取代的。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根据地图展开知识教学,但是某些教师所使用的方式方法也比较简单。如此一来,难以将地图教育教学所具备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也很难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在此种现象下,教师就要根据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读图方法充分运用其中,保证学生读图的针对性,逐步提升他们的读图水平。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读图;能力培养
       1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意义
       地图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必备工具,是各种地理知识的最佳载体,而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地理能力形成的根本。通过不断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像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地理和地理学科素养的形成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大部分一线地理教师的教学还是为了考试而教,注重学生技能、能力培养的较少。为适应并推动新课程改革,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现状
       根据笔者这几年的地理教学发现:大部分学生脱离地图,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地理知识点;学生的读图能力较弱,不能准确地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导致地图填空、分析地图等题型失分严重;学生对地图的记忆浅薄,普遍存在“学过即忘”、“考完即忘”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教学中以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对图表绘制、实验、演示等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甚至部分学校教师忽视了学生读图、用图技能的培养;二是初中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缺乏空间思维能力,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也普遍缺乏学习地理必备的地图能力和地理素养;三是地理学科在中考总分中占比值较少,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和学生眼中的“副科”,地理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因此,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
       3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策略
       3.1激发读图兴趣
       在读图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眼、心、耳等多感官系统,全身心投入到读图活动中,对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有较高的要求,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对读图学习更没信心。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初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事例唤起学生的读图热情,让他们通过积极读图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像生活中常见的旅游图、交通图、车载导航图等,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图表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地理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增强学习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差异》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看图的兴趣,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暑假你要从广州到哈尔滨,需要准备哪些物品?这一生活化的问题立刻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引起他们的高度关注。

为了寻求正确的答案,学生会阅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从图中找出南北地区的温差,还需要通过中国地图找出两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通过气候图了解两个城市的气候特征。这样在浓厚的生活气息中学生的读图兴趣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3.2教会读图的方法
       一旦学生对读图有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要实施深层次的方法教学,增长读图技能,让学生乐读图、善读图,从而在正确思路的引导下,按照有效的步骤,先读图名,再读比例尺、方向、图例,最后获取信息。这是读图的大致步骤。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正确读图。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课时,对于等温线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识图:(1)根据等温线的密集程度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越密集,温差越大;反之,越小。(2)等温线凸向高纬,说明高温地区广;凸向低纬,说明低温地区广。(3)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影响突出。(4)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受海洋影响显著。(5)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受地形影响较大。(6)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若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若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在实际的学习中就会减少许多障碍,及时从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学习效果自然比较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吃透教材,能够总结出不同类型图表的读图规律,优化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为他们的地理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地理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3.3图文结合,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需要教师将其常规化,改变传统单一文字教学的方式,让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从而培养良好的读图能力。图文结合,已成为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应把握好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得以强化。
       例如,教学七年级地理《美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美国有充分的了解,教学时教师利用大量的图例,让学生在读图中从位置、领土组成等方面加深理解,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如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西半球和东半球的地图,同时提问:“说说美国的半球位置?”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在图上找到北美洲,并找到北美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世界地图,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美国的领土构成、纬度位置、濒临的大洋以及邻国。从图上学生发现美国的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中部有广阔的平原,东部是山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慢慢养成良好的读图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课程实际教育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行培育至关重要,它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空间拥有全面以及感性的认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让他们掌握相应的读图技巧和方法,并让学生主动投入读图识图活动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读图技巧,提升他们的读图水平,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内容,让地理概念知识更加直观,从而实现自身掌握地理知识的全面贯通与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何婷.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62.
       [2]杨红梅.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