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夏小裕
[导读]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研究地理学的重要技术手段
       夏小裕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357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研究地理学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当下的生产活动和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GIS相关人才培养也受到了重视。当下,“互联网+”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产生了重大影响,对GIS课程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当下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高校教师借助网络的优势,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师生的信息素养等方式,基本实现了借助混合式教学提高GIS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互联网+;混合式教学
       引言:混合式教学是指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新型模式的引导下,高校教师有效地结合了传统课堂的优势和在线授课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保障了其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GIS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提升学习质量。
       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其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等优势,通过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根据GIS的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在线上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收集GIS应用案例,并为其推荐相关网站。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网络探究更多的GIS课程相关内容,并接受教师的在线指导[1]。而且,GIS课程在很多专业课程中都有开设,专业不同,讲授知识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根据其基础安排有差异性的任务,以此实现因材施教,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且,线上授课有师生沟通有效的特点,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无法为每一名学生充分解答其自主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在社交网络平台上进行提问,教师选择合适的时间,逐一解答收到的问题。同时,在授课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并非教材上所有内容都适用于线上讲解,这时就需要教师选择合理的知识内容开展线上讲授,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这样,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能动意识,通过积极进行自我管理,得到个性化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促进资源的流通。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混合式教学可以解决传统课堂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然而,由于其在线讲解知识的方式有着跨时空的特性,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自控力比较薄弱,而GIS课程中有着大量的理论、概念、数据结构和算法,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为难情绪。同时,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更习惯在教室内听教师的讲授,对新型的学习模式很难适应,一旦处于缺少教师监督的学习环境中,面对乏味或困难的新知识和探究任务时,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而网络中又存在着大量的资源,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其学习效率[2]。

因此教师加强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观念的指导,引导其了解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并尽快进行适应,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高自制力和判断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放松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计划,并且邀请同伴组成监督小组,互相监督学习进度,可以有效加强对学习时间的管理,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提升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
       由于是一种新型传播知识的模式,混合式教学对很多教师的授课技巧和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GIS课程往往是教师对知识进行大量的灌输,这种传递知识的方法与混合式教学有很大的差距,在实际开展相关活动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在开展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授课内容的设计,还要考虑讲授方法、平台应用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教师需要在团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在反思过程中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共同进步、优势互补的目标。同时,要积极向混合式教学的专家和网络技术人员进行请教,进而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通过观摩优秀的混合式教学课程,可以更快速地完成思想观念和授课方法的转变,适应新的角色与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提升自己不应该局限于在校内教师团体之间进行学习,还可以积极参加其他学校教师组织的相关主题研讨会,实现在相互交流经验的过程中,互为补充,学习更多的实践经验并加以运用。
       四、构建学习团队,培养学习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对GIS课程的学习兴趣,广泛了解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某一方向进行专攻,教师可以借助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广泛概要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GIS研究方向,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深入探究,借助互联网扩充自己的知识,并通过线上平台与教师开展有效交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后,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组成不同的团队,定期借助线上讨论的方式对其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成果进行引导,最后,引导相同学习方向的团队进行沟通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加深其对GIS课程的理解和兴趣。此外,在构建团队的过程中,也为今后的实践课程电铃了良好的基础[3]。
       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对GIS课程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高校教师要及时提升自己的混合式教学能力,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习质量,为我国高校的教育做出贡献,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并加深对GIS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艳慧,罗忠,王菲,王琳,槐旭.慕课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与实践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1:124-127.
[2]童晶.论在线课程与高校教学融合的发展与运用——评《大规模开放:慕课怎样改变了世界》[J].中国科技论文,2019,1409:1062.
[3]李鸿昌.高校慕课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2:16-17+27.
基金项目:山东交通学院202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YB13   项目名称:“互联网+”时代下慕课资源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实践——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