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答题素养的“四部曲”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司徒俊杰
[导读] 本文在立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司徒俊杰
        开平市第一中学,广东 开平 529300)
        摘  要:本文在立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笔者过去5年的高三政治主观题备考工作的深入反思,总结出了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答题素养的“四部曲”:一、选题——慎选试题,循序渐进;二、做题——随堂做题,效果优先;三、讲题——环环相扣,引导为主;四、改题——关注细节,查漏补缺。
        关键词:政治主观题  答题素养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政治试题强调对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既重视考查知识能力,也重视考查核心价值。但归根结底要考查并且能够有效考查的主要还是学生的关键能力,即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而在现实的政治教学和考试中,最能集中反映学生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就是主观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政治主观题答题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业已成为了广大高中政治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不仅事关倡导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新一轮教改指导精神能否得到贯彻落地,而且还将直接影响广大考生的高考成绩。毕竟在按排名赋分的新高考机制下,广大中间层学生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政治主观题是否能答好将是分数能否突围的关键。
        为此,笔者在立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过去5年高三政治主观题备考工作的深入反思,总结出了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答题素养的“四部曲”。具体建议和做法如下:
        一、选题——慎选试题,循序渐进
        首先要解决的是选题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政治主观题答题素养的第一步是选好题。本阶段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慎选试题,循序渐进。具体可分为四个小环节开展。
        (1)初选试题:教师可以利用学科网等渠道,通过设置参数,初步筛选出这一课或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的主观题,建立备用题库。
        (2)确定试题: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并结合高考题的常规要求,进一步筛选和确定用于课堂教学的主观题。
        (3)编排试题:根据对这些主观题的难易程度的综合评估,并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确定随堂做题的顺序,以便学生通过做题一步一步地提高答题素养。例如,在处理两道考点有关联性的题目时,可以将难度较低的题目放第一,以便学生通过做这一题实现更快的知识迁移,进而为解答难度更大的第二题奠定一定基础。
        (4)剖析试题:对所选试题的设问、材料和答案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并在上面适当标注关键提示信息,为后续的随堂做题和讲题做好充分准备。
        二、做题——随堂做题,效果优先
        第二步是落实好学生的随堂做题。本阶段的核心指导原则是:要始终坚持效果优先。具体要求主要有两项。
        (1)限时训练:随堂做题时,一般可以设定10分钟答题时间,但也要根据学生随堂答题情况,灵活微调,该补时就补时,以保证训练效果为优先考虑。例如,在题目的材料阅读量较大,或涉及一些结构不良的材料时,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这样答题效果才比较有保障。


        (2)给予提示:在试题的设问和材料部分,要用红色或蓝色标注关键信息,并适当给予编号作为分点答题的提示。这些提示不仅有助学生减轻答主观题时的心理负担,以便循序渐进提升答题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捕捉试题关键信息、分点作答等良好答题习惯,进而提高整体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答题素养。
        三、讲题——环环相扣,引导为主
        第三步是落实随堂讲题。本阶段教师的随堂讲解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必须环环相扣,以引导为主。
        (1)环环相扣:教师的随堂讲解一定要及时,一般在学生随堂做题完成后就要立马进行讲解,打铁趁热。而且要尽量从学生视角去切入展开试题的讲解和分析,遵循“审设问—找材料—写答案”三步走策略,依次展开,环环相扣。
        (2)引导为主:教师的随堂讲题一般要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答题和发现潜在问题为主,不必执着于对题目进行完整的剖析和解答。毕竟最终答题的是学生本人,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答题素养的也是学生本人,教师确实不应越俎代庖,只需把方向引导和思维点拨工作做好即可!例如,在指导学生随堂订正答案时,一般不用逐条展开和解读参考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在审设问的基础上,结合对材料的分析,联想和调用相关知识点初步确定答案,并据此对自己的答卷作出初步的批改。然后再提供参考答案给学生自己批改和订正,并要求学生对参考答案进行重新编码——即在比对参考答案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随堂点评,找出自己答卷的优点,补充自己答卷的不足。
        四、改题——关注细节,查漏补缺
        最后一步是改题。这一阶段既需要教师通过批改,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细节;也需要学生根据批改情况,进一步自主查漏补缺。具体要求主要有两项。
        (1)关注细节:学生自己订正完答卷,并非是教学过程的终点。要形成更加有效的正向反馈,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己的答题亮点和不足,进而学会自主关注答题细节,提高答题素养,教师还必须对学生的答卷进行细化的批改。例如,学生的答题亮点可用红色下划线标注,并在关键词上面打勾;答题存在的不足可用红色波浪线标注,并在旁边打问号。总体上答得好或有突出亮点的可给A+,以便形成正向反馈,激励学生自主查漏补缺。
        (2)查漏补缺:教师完成批改后,还要继续引导学生根据批改情况,进一步自主查漏补缺。必要时,教师还要根据批改情况或批改后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单独辅导,或在课堂上反馈存在的普遍问题,督促学生改进。但一般情况下,查漏补缺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例如,像专业术语使用错误、审设问时出现偏差等容易反复出现的细节问题,必然需要通过师生间这种以多次互动为基础的查漏补缺,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以上便是笔者总结的用于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答题素养的“四部曲”——选题、做题、讲题、改题。四个步骤各有侧重,却又协同推进,形成一部完整的“乐章”——共同指向提高学生答题素养这一核心目标。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笔者的“四部曲”主观题教学法显然并非人人适用,但只要勇于尝试和创新,每位政治教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四部曲”,开拓新天地!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类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韩震 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