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梅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实验中学 675400
摘要: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它关系到学生的创新实践、自主发展和个人修养。核心素养是学生的技能、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情感方面的综合体,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思路和过程,有一定的发展性、开放性和稳定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策略
引言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方面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应用,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地理知识的学习毫无用处,且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当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结合新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打造新的教学局面。
一、地理实践活动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内涵
(一)地理实践活动的内涵
地理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指课堂以外、由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所进行的各种地理学科实践性活动。地理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属于地理学科教学范畴。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是校园内的地理知识学习和竞赛活动,也可以是自然环境中的地理观测与野外勘察等,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载体。
(二)地理实践能力的内涵
高中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对地理位置的观察能力、徒手绘制地理图表的实践能力、独立操作和使用地理测试仪器的能力。这些都属于地理实践技术能力的范畴,而实践中还要具备掌控地理环境的能力,如对环境地理的观测能力、对地理户外的考察能力、对自然环境的调查能力、对社会周遭探访的能力、对搜集完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根据地理环境进行预测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借助学校环境开展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生动地展示抽象的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教学地图和比例尺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地图三要素,进而有效记忆知识并阅读地图。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学校地图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地图要素。最后,师生可以共同观察校园,并且利用测量工具计算马路的长度及建筑物的相对位置。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加强对方向和比例尺等概念的理解。
在这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步长比例式这一工具,制作一份校园的景观导览图,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达到教学合一的教学目的。
(二)开展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目前地理实践力培养方式中呼声最高的一种。所谓研学旅行,指的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集体进行校外参观实践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手段。现今的高中生大多自小过的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缺乏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直接感知。研学旅行是很好的走入大自然、走进现实地理环境的方式,它比研究性学习规模更大、时间安排更集中、一次性历时更长,学生可以更集中精力从参观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此同时,因为研学旅行涉及的人员较多,实践地距离较远,往往开展次数有限,所以就要求活动要有代表性,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最好是针对高中地理学习中必须掌握的、高考要求较高的但是在课堂上难以完全展开的内容。
(三)明确实践活动目标
针对实践活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进一步明确实践活动内容、目的及培养方向,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学时做好示范操作;(2)注重实践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准备;(3)注重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4)对于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要及时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完善。
(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一位著名教育学家曾言:“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说明地理教学也应当与社会,与生活相联系。基于地理实践力的教育背景下,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参观、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多个方式,对学校所在区域或者指定区域的地理环境,或者人对地理环境的态度等方面,制定调查活动。比如,在“人口合理容量”教学中,教师能够组织一次调查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保持每一组人数在6-8人之间,针对城市区域人口展开调查活动,收集相关数据。然后,由小组内自由推荐成员担任组长,根据此次调查活动主题,区域人口数据收集,分配任务。最后,总结每一个成员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和综合,并针对教材中的内容人口合理容量,分析此区域的人口比例大小。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结束语
要提升高中地理学科实践教 学质量,首先需要厘清高中实践 教学的内涵与范畴 ,进而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 ,发挥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坚持由易至难 、 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原则 ,逐步提升地 理实践活动的多样化与全程性 ,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
参考文献
[1]陈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学苑教育,2019(19):93.
[2]许凌燕.高中地理有机融合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探讨[J].高考,2019(33):93.
[3]王盛东.基于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1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