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志
马山县民族中学 530699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初中课堂教学,相比文化课教学,体育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过于稚嫩,这主要与学科属性有关[1]。众所周知,体育教育更多是需要在室外完成,形式以实际操练为主,有些内容也需要在室内进行,比如健康教育,但所需课时不多。总体来说,需要在室外完成的教学内容很少会借助到信息技术。那么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呢?下面本文将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
一、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信息技术并不是某一项单一的科学技术,它是众多技术的统称,更多是基于概念层面来提出的。具体到各个领域,像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智能化、数字化等,都是信息技术所包含的内容。基于教育教学的角度,信息技术的前身可以被简单地理解成是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比如多媒体、教学软件等[2]。当前形势下,人们对电子设备融入课堂的做法给予了足够肯定,事实上,在各类电子终端设备的帮助下,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也的确得到了显著提升。以上这些全部是站在文化课角度来看待的,那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信息技术的融入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初中体育教学所涵盖的几个方面,一是健康教育,包括科学的运动知识与日常饮食;二是基本运动技能,包括运动姿势、技巧、技术等;三是创新教育,这个层面的内容比较模糊,当前还没能对体育创新教育给予明确定义,也没有划定创新的范围,但有一定可以肯定的是,但凡是有助于推动初中体育教育发展与教学有效性的手段和方法,都可以被看成是创新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发现,信息技术的融入对实现我们既定的教育目标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比如通过课件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加了解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展示相应的图像来解释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通过借助各种电子设备来辅助室外教学的顺利展开等。
二、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应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体育兴趣的培养
这里我们所提到的“体育兴趣培养”主要基于两个层面,一是针对当前初中生对体育重视程度的不足;二是站在专业化的角度看待体育兴趣的养成。对于前者,这并不是出现在个别地区和学校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这直接影响到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重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已迫在眉睫。对于后者,更多是针对我国薄弱地区的学校体育教育来进行阐述的,对于“薄弱”一词的理解,可以是体育设施的不完备,也可以是地理环境的限制,还可以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均衡。借助信息化技术,很多实际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比如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个项目的动作和技能,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融入带有趣味性的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唤醒他们对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体育常识的灌输
在某些地区学校里的体育教学中,体育常识并未被列为必教课程,比如健康知识、饮食营养等,所以学生对这些方面的认识是不足的。当然,老师们对体育常识教育的重要性也未给予足够重视,致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常出现违背与体育科学的操作。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拓展体育教育的维度,针对此前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更正和补充,进而使教学体系结构变得更加完善,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实。
(三)体育技能的有效应用
体育技能的应用是初中体育教育的重点内容,在以往教学中,不少老师受教学条件影响,比如设备不够齐全等,无法向学生展示更多有助于提升他们运动能力的技能,从而影响到实际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事实上,如果一味要求学校按照当前最流行的标准去加强设施建设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意味着学校需要增加很多投入,这样的要求对于一些学校来说是很难实现。但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老师可以灵活地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特别是将信息技术与教材用具组合在一起后,所实现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结束语: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需要我们能够详细了解和认识什么是信息技术,那些信息技术能够被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以及会起到怎样的效果。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努力寻找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点,基于学校和学生自身情况对教学进行设计,尽可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所提出的几个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并且也经过了实践检验,但是否对所有学校的体育教育均有效还很难断定。希望本文的观点能带给大家帮助。
参考文献:
[1]沈瑞兰.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A]. 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八)[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3.
[2]张肖.信息技术下的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2):9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