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佳丽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中心幼儿园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315200
摘要: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帮助幼儿认知社会、体验生活,养成习惯和树立情感的重要时期,其教育教学要讲究方式方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文在此首先分析了生活游戏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游戏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生活游戏;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时代对新型人才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其中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学习能力、出色的创新意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可见,社会对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视。因此,在幼儿教育时期,教育工作者就应致力于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用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游戏方式,来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1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开展幼儿教育的第一步,应该是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幼儿阶段,孩子知识面狭窄、思维能力弱,对很多教学知识无法直观理解,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低下。另外,在传统学前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游戏活动具有开放、自由、自主的特点,学生能够在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自主选择伙伴、材料,充分体现自主性。开展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产生求知欲望,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1.2生活游戏可帮助幼儿提升认知
游戏活动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是学前教育的最佳切入方式,要尊重儿童的天性,重视儿童的学习体验。生活游戏以生活素材为基础,通过创建各种各样的游戏场景,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分辨、表达,帮助幼儿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获得生活常识、理解生活道理,以此提升其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
1.3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始终坚持的方向。《指南》明确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指明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理解游戏内容,满足自身视觉和听觉的需求,还能感受一些直观的、直白的情感。教师可以在幼儿游戏中带领幼儿观看一些有趣的幼儿动画片,让他们通过简单的故事领悟一些较浅显的人生道理。在遇到一些较难懂的游戏规则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教育内容的难度降低,以便幼儿理解。幼儿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认知最为直观的真、善、美,培养自身的是非观,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2学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忽视环境因素,游戏活动空间不足
环境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关键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都是采用大班制教学模式,班级人数较多而教学又以室内活动为主,往往出现幼儿活动空间不足,游戏活动难以有序开展等问题。
2.2教学方法不恰当
在幼儿园学前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将游戏当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之一,没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教学目标,从而游戏活动缺乏内涵,与科学游戏的根本目的脱节,或者部分教师教学目标制定繁多却没有指向性,教学目标与活动内容不对应,主次不明,教学重点不清晰。在科学游戏早教活动中,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不够贴近生活,教学形式停滞于表象化,教学环节没有认真考虑到现阶段幼儿的接受水平,导致教学环节不合理。
2.3教师干预过度,幼儿丧失自主性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要求幼儿严格按照自己的要求和固定的程序去学习和开展活动,忽视幼儿的真实需求,限制幼儿的自我发挥。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价值,又回到传统教育教学状态,不仅无法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还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自主发展。
3生活游戏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3.1创设游戏化环境,扩大幼儿活动空间
为让幼儿更好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幼儿教师要建立课内和课外教学联系,游戏活动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教室,要为其搭建室外游戏活动平台,拓宽幼儿活动空间。比如,组织孩子们到动物园观察动物,留意不同动物的行走姿势、叫声、外形形态等,然后让孩子们进行模仿,看谁模仿得最像。可以组织开展“你画我猜”游戏,让一个幼儿通过比画动作、模仿动物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其他幼儿根据这些信息猜出是什么动物,孩子们可交换身份来玩耍。通过这个游戏来加深孩子们对动物的印象,增强对自然的认识。
3.2设计符合幼儿认知的游戏
幼儿的认知还处于形成的阶段,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没有任何概念,那么就要求幼儿园在使用游戏展开教学的时候能够设计出符合幼儿认知的游戏。例如,幼儿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看得见、摸得到的事物能够给出直接的反应,而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就没有很好的思维去理解。如果教师在利用游戏展开教学的时候,在游戏中用大量的抽象内容如数学概念,就无法让幼儿很好地理解,其最终的教学结果就是幼儿无法在游戏中获得很好的游戏体验,相应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完成,对于幼儿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因此教学时要想设计出符合幼儿认知的游戏,教师就需要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行为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去剖析幼儿的心理,从而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学会知识。
3.3灵活创新游戏模式,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强大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幼儿游戏中,要想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使游戏活动的作用最大化,必然少不了教师的不断创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地引导和启发幼儿。幼儿犹如一张白纸,当我们用情感的画笔进行描画时,他们会愈加灿烂多彩,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不断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欲望。
3.4民主化教学管理,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放手让幼儿去自主选择、自由发挥,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以此降低其依赖性,增强自主生活和学习能力。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更多的主动参与幼儿园生活的机会,鼓励幼儿去参与和独立完成各种任务。在进餐期间,让幼儿自主选取食物、自主进餐、饭前洗手等。在游戏活动中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来制定游戏规则。例如,在水果分类的游戏中,幼儿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进行分类,孩子们既可按水果品类进行分类,又可以按颜色、大小、形状,以及自己的喜爱程度来分类,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给予肯定。
结语
以生活游戏为载体开展学前教育,将生活、游戏、教学三者全面融合,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创新,既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又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莉.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9(64).
[2]岑晓雷.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9(03).
[3]刘靓.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中外交流,2019.
[4]乔松松.浅析如何在游戏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J].青年时代,2017(4).183-183.
[5]李兰婷.教师如何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发挥作用[J].文教资料,2016(10).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