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疫情管理下的延伸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朱熙
[导读] 2020年一月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朱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2020年一月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致使只上到下的学校、商场、公司、企业停工。在与病毒进行激烈的对抗后,商场企业学校等,逐渐开始复工。学校分地区、分批次、分阶段复学,并进行了严密的监控。进校门测量体温、早午晚测量体温并上报等一系列落到实处的措施正在进行,实施着疫情的常态化防控。
         关键词:疫情;学校管理;思考
         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人数多,密度大,学龄儿童、青少年数量也非常庞大,尤其是在中东部发达地区,班级容量大,大多数的公立学校做不到一人一米的距离空间,整个教室布局是较为密集的。尤其在冬季,门窗关紧保温、取暖等更加不利于班级教室内空气的流通,几十个学生处于一个密闭空间,呼吸的空气也不新鲜,很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那么在疫情发生前,基于这样的学习环境,学校同样存在形成传染性疾病传播重灾区这样的一个现状。尤其在秋冬季节,各类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班级聚集性传播数量是可观的。相信每个学校都遇到过由于班级生病人数超过2%而停课的经历,那么秉着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的健康生活理念,除了要求孩子在打完规定的预防针后再进入校园学习外,疫情管理下的一些操作是否可以延伸使用呢?
        疫情期间以及复学复课后,班主任在班级中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疫情期间,班主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进行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普查、联系等工作,这项工作的强度是很大的,班主任管理的班级人数一般不在少数,每天都要对学生的居家情况、接触人群、同住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出行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其间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复学复课后,大多数统计联系工作、测量体温工作和消毒打扫等工作也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完成,那么可以说,班主任、任课老师是学生的管理、接触的最密切接触者。再者,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学生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了一张紧密的关系网,承担着管理学生、联系家长的职责。
        学生每天在校时间虽然很长,但是还包含了睡眠、路途花费时间等。所以就中小学而言,同学,老师是学生每天仅次于父母的接触对象。父母虽然承担着养育孩子的义务,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父母都存在三班制、出差、离异等情况,这就导致了一部分父母没有办法及时关注和教育孩子。或者在孩子生病后,由于家里没有人看管孩子,依然让孩子带病上学,事实上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只会适得其反,试想有哪个人可以在身体极度不适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思维清晰,精神抖擞?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人可以做到,强行进行学习只会增加大脑和身心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与此同时,父母对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知识的匮乏也会导致他们疏忽对孩子的照顾,以致没有发现孩子出现了一些异样的情况。更有甚者,养育孩子的抚养义务作为家长不可避免要承担的责任,但是对于这一义务的履行是没有那么认真的,很多父母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疏忽孩子的身体健康照料上,更多的反映于对孩子心理健康的不重视,总觉得只要孩子没发生什么大的意外就相安无事,其实正是他们这种观念使得孩子在成长路上渐渐偏离正常轨道,这也就导致孩子们在疫情初期或者一些疾病初期没有及时被发现或治疗,或是传染给了其它同学,或是让疾病扩散变得更为严重。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形成第二张网,即校方的疾病防控网[1]。
         防控范围:
        在密集型的教室里,极易传染各类传染性疾病,如流感、水痘、手足口、诺如这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疫情以外,学生很少做到勤洗手、佩戴口罩等行为规范的。一些流行性疾病在学校的发生率也因此变得更高。另外,学生自生的一些非传染性疾病,由于家长的疏忽,也会被耽误。比如矮小症、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发育迟缓、心理健康方面等。都会表现出与其它正常孩子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没有得到控制,传染性疾病会传染给其它同学,而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等会影响班级常规管理、课堂纪律等。而一些孩子由于此类疾病而引起的心里健康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防控措施:
        在非疫情期间,学校的体温测量也是有必要的。可以在第一时间阻断一些流行性疾病进入校园,有效控制病源。如果在校期间出现发热,由于疫情期间的各类演练,也有助于后期发生流行性传染疾病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学校应常备1~2个隔离教室并且在隔离教室内准备相关消毒工具,这样也可以有助于阻断一般流行性疾病的传播,营造卫生健康的学习环境。目前,疫情还尚未完全消退,有几方面还需要校方和班主任密切关注,这关乎学生在校学习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第一,学生返校后,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身体状况观察工作,有任何异常要及时上报给学校,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伤害,这也是疫情未完全消退下必须严格执行的教学管理工作,毕竟,疾病的传播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此外,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第一管理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监督管理,尤其在疫情肆虐的非常时期,更要留心班级每个同学的情况,协调好与班级同学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深入融入学生群体,为他们的学习提供良好切实的保障[2]。
        例如: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复学期间,学校设置众多排查点,主要是针对外来人员以及返校的学生进行体温核查和来往人员的信登记,这作为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初步排除病毒携带者进行人群密集场所,同时,这也是保障广大返校学生人身安全不可或缺的核查环节;其次,在宿舍区,学校发布了严格的指令,各舍区人员不得相互串门,在宿舍区实施封闭性管理,学生用餐需统一到学校食堂就餐,未住宿的同学要按照要求回家就餐,不得私自在外就餐或者食用外卖,在饮食上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有违反者需要按照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条例进行处罚;再者,在教学区,我们设置了洗手区和消毒用具,学生进出教学区要佩戴口罩,保洁人员每天都要对教室和教职人员的办公区进行消毒通风,学生在上课时至少保持一米的距离,尽量保证每个人的独立活动空间大一些,有效缓解病毒的传播。总的来说,疾病的防控工作是不易的,尤其对于新冠肺炎疫情这类流行性传染病,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个人防护,才能在防控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第二,学校不仅要关注当下的疫情防控,也要留心非流行疾病的预防,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觉得只有流行性传染病才具有危害性,事实上,只要是疾病,都会给人的身体机理各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及时预防,未雨绸缪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疫情防控是当下需要重点关注的卫生事件,在校期间,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学习固然重要,但这这个特殊时期,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避免受到病毒的袭击;对于非流行性疾病,相关教职工作者同样要施以重视,若有学生患上非流行性疾病或是有相关疾病的发病征兆,班主任应当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并对学校做好汇报工作,教师通过联系家长未果,可设立教育基金由教育基金委员会出资进行检查,集体开放式的排查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最大限度缓解疾病带来的恐慌。
        第三,学校和班主任以及相关教职人员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论何时何地,从事何事,身心健康永远位于个人发展之前,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放在首位,有了健康才能创造出无穷多的可能性,没有安全保障,谈再多都不过镜花水月,没有保障的未来是灰色的,就像数字1,有了这个1,你才能接上后续的0,没有这个1,所有都将化成0,有如泡沫,一瞬间化成泡影。所以,做好健康防护才是重中之重,像学生出现外伤性损伤时,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情况,询问学生是否因他伤造成;关心学生上放学途中的人身安全,包括家长家暴、校园暴力,社会暴力等情况,如果失态严重,老师有义务通知相关部门协助调查,安全面前,人人平等。保护学生的在校安全,这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也是为人师表应有的作为,更是彰显师者风范之径[3]。
        第四,班主任要摸清班级同学的家庭情况和个人情况,方便在出现意外情况时有据可依,有迹可循,若学生出现失联、未到校、家长失联的情况应该遵循人口失踪条例,在满48小时后,由班主任或者其他教职人员及时联系公安部门,对事件进行紧急处理;高年级同学非正常请假时应及时联系家长本人,原因在于: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完整的个人意识,有独立思考和抉择的能力,他们认定的事情可能会一鼓作气干到底,但没有人能确保他们的行为不会触犯但社会秩序和法律底线,因此,教师更应关注他们的个人情况,避免他们在青春期因各种问题而踏上不归之路。此外,很多学生可能还会因为一些外生因素导致行为失常,出现这种状况时,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具体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避免问题进一步发酵恶化,造成严重的后果。换言之,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健康生活、健康学习、积极向上,从而促进他们在学校的健康学习和成长。
        总之,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不该被忽视,这关乎他们的健康生活和学习,哪怕是再微小的问题也可能发展成安全和健康隐患。往更深入看,这甚至会影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疫情当下,危害学生身心的因素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不少,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就像定时炸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届时,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受害者本身,连同周围的人可能也会因此受害。因此,学校和班主任要积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施以更多的关注;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投注更多的关怀;对他们的成长给予更多的关爱。无论在疫情期间与否,都要保证他们的在校健康学习生活,集校园之光,召社会之力,为他们点亮健康学习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参考文献
        [1]何国强,曹先成,郭伦,付涛.疫情防控与学校后勤管理机制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0(14):78-80.
        [2]张卫星.疫情防控背景下学校管理工作的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2020(10):19-21.
        [3]孙绵涛,李莎.建立学校疫情管理制度的新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3):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