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若,
外交学院2018级本科生,英语系翻译专业 北京 102206)
内容摘要:自2020年开局以来,新冠疫情为全球带来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对全球来讲,对人类发展来讲,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如此紧张的国际社会环境下,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残渣意欲卷土重来,冷战思维泛起,作为中国外交布局重要舞台的多边外交成为了展现“中国智慧”的绝佳机会,但也同时面临着一些难题。本文将以G20峰会为例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角色转变、特点、意义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研究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提供参考,为世界携手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
关键词:中国多边外交 后疫情时代 中国智慧 G20峰会
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危及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公平和效率、增长和分配、技术和就业等矛盾更加突出,贫富差距仍普遍存在,今年全球极端贫困率将出现20年来首次上升。[ 后疫情时代,习近平为G20把脉开方(2020.11.24新华网)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0186431/0062gw_bvmOBQLeqkb1j5jWWE_5ndWrpNtGT6FrALDJHfPZEovAxdtkRgwwLH70mKq0tz9M7XJ1iDChSQ1YpCNzvK7KueTBs0OHnUMs3FpE9e2DUACPNSk5dpR5631p0]
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汇聚了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经济总量占世界近90%。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后疫情时代,习近平为G20把脉开方(2020.11.24新华网)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0186431/0062gw_bvmOBQLeqkb1j5jWWE_5ndWrpNtGT6FrALDJHfPZEovAxdtkRgwwLH70mKq0tz9M7XJ1iDChSQ1YpCNzvK7KueTBs0OHnUMs3FpE9e2DUACPNSk5dpR5631p0]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积极承起大国担当,在G20峰会中充分体现中国参与多边外交发展的决心与智慧,但也反映出中国面临的难题,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参与G20多边外交的角色转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参与多边事务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强,中国积极与国际社会接轨,逐步从一个现行国际制度的挑战者与革命者转变成为积极的负责任的参与者,[ 《中国多边外交》郑启荣 牛仲君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序章第3页]体现了中国在处理多边外交发展上的智慧。
如果从影响多边外交的因素上看中国在G20中的角色转变,就要谈及国际制度。因为国际制度是多边外交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形成和确保国际合作方面作用独特。一方面,以互惠为运行基础的国际制度自然将成为构成持久和平的因素[ 《中国多边外交》郑启荣 牛仲君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第一章第16页],也就是说在国际制度结构下的多边外交需要制度性多边主义成员主体——主权国家在国家利益甚至是国家主权上做出让步,让渡出一部分特有利益,实现总体交叉利益。那么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几十年来的实践之后,对于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在不断上升,并且这种制度性角色转变也充分体现在G20中。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由于西方世界的压制、不接受从而冷处理国际多边合作,不接受多边,只接受双边,到现在的积极参与G20这一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并在其中积极发挥着发展中国家领头羊作用,中国的角色转变是显而易见的。
此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中,习近平主席提到要实现更加包容的发展。中方克服困难,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支持延长缓债倡议期限的决定,并将对确有困难的国家加大缓债减债力度。[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0.11.22新华社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4400415/586fq0nYT8pM4GrX8ygKwzdhh1D6gFc2ynG4OY7V8MA9ldrA1rPKLtZAKgfYGRo33mCCiUHzeZUe4noz2-kbHS8MFBKnp1OWSAtUjVPDIK-Z5iT0]
如此做法中方显然是在多边合作中让渡了一部分经济利益,但是为合作中的各国提供了很好的后疫情时期的发展契机,从长远角度看,不但有利于弥合国家间分歧,理顺国家间关系,加强中方与各国的合作,也有利于二十国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抗击疫情,共渡难关。这是“中国智慧”,更是大国担当。
二、后疫情时代中国参与G20多边外交的特点
1、中国对自身定位准确
中国在G8和G20中,都清晰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国际体系中对自身角色的认定,[ 《中国多边外交》郑启荣 牛仲君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第五章第123页]这体现出了中国在多边外交战略布局和在整体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布局中的一致性,即将自己定义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和寻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国家。
无论是在G8还是在G20的多边外交实践中,中国都始终坚持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积极推动本国发展,又同时承担与自身实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
在此次疫情中,中方做出的努力和牺牲是世界有目共睹的。虽然疫情始发与中国,但中国循序的反应和疫情防控措施为世界各国都争取了时间,也为世界提供了中国防疫的经验和范例。
在2020年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二十国集团要在防疫问题上发力,构筑全球抗议防火墙。首先要做好各自疫情防控,加强交流合作,并向其他国家施以援手。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协调整合资源,公平有效分配疫苗。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合作,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0.11.22新华社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4400415/586fq0nYT8pM4GrX8ygKwzdhh1D6gFc2ynG4OY7V8MA9ldrA1rPKLtZAKgfYGRo33mCCiUHzeZUe4noz2-kbHS8MFBKnp1OWSAtUjVPDIK-Z5iT0]
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在疫情爆发前期就迅速削减华人赴美数量,并且在后疫情时期只一味批评、指责、泼脏水的行径,中国很好的代表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呼声。这样的自身定位是“中国智慧”,让中国在G20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且为中国自身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抗击疫情的利益。
此外,“我们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承诺疫苗投入使用后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积极参 与制定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成为 G20 成员中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下的中国外交 为国家担当 对世界负责》 王毅 环球时报2020.12.12(第005版深度报道)]
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单边主义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写道:“2020 年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引发全球性危机,各国人员往来按下“暂停键”,世界经济增长挂上“倒车挡”,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沉渣泛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横行,国际形势进入动荡变革期。同时,国际格局演进提速换挡,科技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人类社会对命运与共的认知更加深刻。世界回不到过去,人们在求索未来。”[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下的中国外交 为国家担当 对世界负责》 王毅 环球时报2020.12.12(第005版深度报道)]
以美国为首要代表的单边主义逆流正欲卷土重来。这种不顾他国而一味自利的做法,无疑在破坏着当今国际秩序,威胁人类发展。“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已被反华政客绑架,误入歧途。美国政客四处煽风点火,蓄意挑拨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系,还拉帮结派,欲拼凑“反华”小圈子,人为制造分裂、拉仇恨,这是比新冠病毒更危险的政治病毒。”[ 《中国线下外交“复工”,有很多事要做》阮宗泽 环球时报2020.9.2(第014版国际论坛)]
而中国,作为建设国际法体系下新国际秩序的坚实倡导国,在G20峰会中也充分展现了“中国智慧”,拒绝以美国为例的单边主义霸权行径及内卷行为,力求在后疫情时代恢复世界秩序,推动经济、贸易、人员、资金的正常往来合作,不高筑壁垒,不干扰公平市场竞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峰会上倡议道:“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恢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顺畅运转,探讨重要医疗物资贸易自由化,便利人员有序往来。希望更多国家参与中方提出建立的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支持二十国集团急需就便利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开展机制化合作,搭建全球合作网络。”[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0.11.22新华社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4400415/586fq0nYT8pM4GrX8ygKwzdhh1D6gFc2ynG4OY7V8MA9ldrA1rPKLtZAKgfYGRo33mCCiUHzeZUe4noz2-kbHS8MFBKnp1OWSAtUjVPDIK-Z5iT0]
3、我国多边经济外交的立场和目标连贯一致,外交风格务实
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泼脏水、甩锅的行径,中国在G20多边外交舞台上积极奉行务实的外交政策,探讨具体问题,抓住后疫情时代急需发展的科技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解决数字经济给就业、税收、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带来的挑战,弥合数字鸿沟。
作为多边合作机制,G20峰会难逃的一个问题就是很难将各国达成的共识落到实处,其作用和效果也相应地被弱化。因此中国体现出的智慧便是看透后疫情时代急需国际社会合作刺激其发展的是科技领域。以中国的国情看,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一大重要支柱,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生动力。内政延伸到外交,中国通过G20的多边舞台积极倡导抓住5G等新兴科技的机遇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与转型实为务实之举,智慧之措。
三、后疫情时代中国参与G20的积极意义
1、解决现实国情问题,为国际社会提供良好借鉴。
在后疫情时代,国家休养生息、尽快恢复是每一个国家共同的首要目标,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这更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当地时间9月16日,经合组织发布了《经济展望中期报告》,将全球2020年GDP变动预期从下滑6%上调至下滑4.5%,2021年经济增长预期同步上调至5%。此外,报告指出,按照目前的经济和疫情态势,中国将是2020年二十国集团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预期经济增长率为1.8%,相比之下,美国经济预期将下滑3.8%,19个欧元区国家将下滑7.9%。经合组织指出,中国疫情暴发时间较早,但有能力迅速控制住,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为经济活动迅速恢复铺平道路,尤其是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投资。[ 《经合组织报告:中国将是2020年G20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0.9.7 中国日报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058564858883078&wfr=spider&for=pc]
.png)
此次G20峰会中,中方提出的方案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提出的有效解决措施和呼声,无疑对解决中国疫情过后复苏问题有极大的帮助,比如有利于恢复海内外市场,促进资金、人员流动等。
2、有利于加强G20国家间沟通与合作
此次G20峰会中的中国方案在弥合后疫情时代国家间分歧,促进国家沟通合作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非常有利于各国在后疫情时代撤下“保护套”,推倒贸易壁垒,恢复疫情前友好互利、合作共赢的状态。而这也符合我国通过多边外交的方式为我国营造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初衷。
3、正面回应质疑,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在2020G20峰会中,中方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展露无疑。“多边外交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形象体现了政权的道德价值,影响着民众及其他政权对该政权的接纳程度,也会影响到该政权在安群领域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对抗能力,最终则影响到该政权维护国家安全的有效性程度。”[ 《中国多边外交》郑启荣 牛仲君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第一章第19页]
面对国际社会的质疑声、以美国为首散布的虚假信息、甩锅推责,中国在G20峰会上提出的后疫情时代互利合作、共同抗议的提议无疑是对质疑的最好回应,展示了客观真实的历史叙事,坚决反制了滥用国家安全大搞所谓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维护了国家民族尊严以及企业公民正当权益。
四、中国在后疫情时代将在G20多边外交方面遇到的难题
1、G20本质上是“富国俱乐部”,“中国智慧”很难发挥全部效果
我们必须承认G20作为多边合作平台,在后疫情时代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普遍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从G8到G20,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机制的成员国日益增多,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治理机制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多边外交》郑启荣 牛仲君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第五章第125页] 也就是说G20这样的多边外交舞台也无法摆脱如同联合国一样被大国操控的命运。此外,参与G20的国家国情差异巨大,合作的基础薄弱,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各国受损程度各不相同,想要尚且自顾不暇的发达国家完全慷慨解囊、达成合作是理想化的。
从会后发表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宣言》看,此次峰会的中国智慧贡献了很大力量,但实际产生的效果将远低预期。如在“共同应对挑战部分”的第二条中提到,“我们继续坚定支持所有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应对疫情引发的卫生、经济和社会影响,注意到非洲和小岛国面临的特殊挑战。”[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宣言:共同应对挑战和支持多边贸易体制》2020.11.23中国新闻网
https://news.sina.com.cn/o/2020-11-23/doc-iiznezxs3261387.shtml] 《宣言》体现了G20对一些欠发达国家的普遍关切,但是具体扶持很容易流于表面,实际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从中获得的帮助很难量化和达到实际效果。因此,要想实现全世界共同携手,完美渡过疫情难关仍然道阻且长。
2、后疫情时代中国自身发展是个挑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下一个百年新征程之际,中国能否在后疫情时代整装待发,全力推进,其实际效果如何仍需要时间的检验。只能说我们有信心应对这个挑战。那么在后疫情时代,面对逆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形势日益紧张,中美关系或成“新冷战”格局导火索的情形下,中国如何在G20及类似国际多边合作舞台自处,如何发挥大国影响力仍是个问号。这对中国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总之,我认为中国在未来发展中依然要不断加大对多边外交的关注和利用,但是也要通过多边外交的方式塑造大国形象、合理规避风险。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切不可追求一蹴而就片面的发展,要力求稳重前行。
参考文献
中文
1.专著、编著:
[1] 郑启荣 牛仲君主编:《中国多边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2] 丁银河著:《冷战后欧洲联盟多边外交战略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3] 于洪君主编:《当代世界多边外交(2012)》,党建读物出版社发行2013年4月第一版。
2. 报纸:
[1] 王毅:《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下的中国外交 为国家担当 对世界负责》,环球时报2020.12.12(第005版深度报道)。
[2]阮宗泽:《中国线下外交“复工”,有很多事要做》,环球时报2020.9.2(第014版国际论坛)
3. 网站:
[1] 《后疫情时代,习近平为G20把脉开方》(2020.11.24新华网)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0186431/0062gw_bvmOBQLeqkb1j5jWWE_5ndWrpNtGT6FrALDJHfPZEovAxdtkRgwwLH70mKq0tz9M7XJ1iDChSQ1YpCNzvK7KueTBs0OHnUMs3FpE9e2DUACPNSk5dpR5631p0
[2]《经合组织报告:中国将是2020年G20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0.9.7 中国日报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058564858883078&wfr=spider&for=pc
[3]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宣言:共同应对挑战和支持多边贸易体制》2020.11.23中国新闻网
https://news.sina.com.cn/o/2020-11-23/doc-iiznezxs32613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