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燕红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福建 泉州 362200)
摘要:从激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上的创新与改革,重点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笔者尝试运用单元教学的理念,将单元教学加以整体设计,改变传统教学缺陷,同时在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将关注度指向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笔者从激活学生思维的视角,对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对初中语文创新思维模式带来帮助。
关键词: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教学;语文单元教学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需要语文教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培养,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策略,促进初中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的综合发展与提升。
一、淡化单篇概念,破除定向思维
单元教学分”序”设“格”编排教材,组织教学要求依“序”扣“格”循序渐进的原则,作出的判断和推理必须合乎逻辑。这既是其优点,又是其不足。不足之处在于这不仅会造成教学模式的单一及教学内容的机械重复,更容易让教学双方形成思维定势,碰到问题,总用老经脸、老眼光去看待,这种定势一经养成,习惯性和惰性也就随之滋生,不利于创新能力、求异思维的培养。鉴于此,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编排形式脱颖而出,这种教学法舍弃了以往传统的单篇教学做法,把一个单元看作一个整体,围绕每个单元主题,紧扣单元整体训练项目把课文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融合听、说、读、写,意在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集中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思维能力,力图避免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过于注重理性和知识性,忽略形象性和感悟性的现象。
二、突破专业领域,大胆引用借鉴
单元整体教学在突破学科专业限制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它在选择范文时,不仅从本学科选择了大量的名篇佳作,还从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科普作品中)选择了不少优秀文章,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也给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学科领城的先进经验及新的方式方法提供了前提条件。单元整体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教学中的创新、创造既可以是对象上的,也可以是方法上的,同一对象用不同的方法描述是创新,用相同的方法描述不同的对象也是创新,一种方法对该学科来说可能不是新的,但如果将其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就可能是一种创新或创造。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如果我们能以类似的多类思考代替常规的单路思考,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举一反三,关注“思维”热词
举一反三法要求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是教法和学法的最佳组合,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以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抓住一篇或两篇教读课文,认真讲析,注重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掌握教读课文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然后,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鉴赏自读课文,掌握学法,生成感知。这样,抓住重点“解剖麻雀”,就能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顺利完成单元整体教学任务。比如古诗词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古诗词学习的方法---“读、译、品、诵”,带领学生们用“四字诀”踏踏实实地学会古诗词鉴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运用方法的过程,这样学生运用“四字诀”学习第二首古诗就水到渠成了。
四、设计多元方案,发展比较思维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比较单元课文,寻其共性,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揭示规律,通过对比寻找单元内各篇课文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比较的方式有:单元内各篇课文的综合比较、单项比较、某些侧面的比较,还有跨单元的横向比较等等。
比如,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主题为“人与动物相处”,所选三篇课文分别是郑振铎的《猫》、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和蒲松龄的《狼》。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整体感知。
请同学回家自学时,把易读错的字音、易写错的字形,四篇课文中的成语归类,把课文读通顺。课堂上,老师先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明白这三篇课文都是写人与动物的文章,但是反映了不同的主题。然后带领学生汇报自学结果解决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第二、三课时:逐篇施教,重点突破。
每一篇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各有侧重点,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感的,因为每一篇课文的训练侧重点各不相同,用两课时的时间突出这个训练重点。
第四、五课时:欣赏表达,对比提炼。
让学生比较主题,对比提炼描写的方法,从而举一反三,掌握同一内容,不同立意,不同主题,不同写法。
第六、七课时:全面训练,学练结合。
带领学生阅读课外拓展文章,用这些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及思维提升。布置学生写《我最喜爱的动物》,从关注选材,到关注命题和开头结尾,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我们在组织教学时,需要依托新课程提出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将单元整体教学运用到具体的教学策略中,还需要教师在全面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使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变成新探索、新尝试、新思维的起点,着力于思维方法的全面提升、思维能力的不断进阶,让学生不拘泥于接受传统而是善于去发现、去创造。
参考文献
[1]白卓.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学生语文能力[J].考试周刊,2020(52)
[2]唐桂兰.灵活组织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宿州师专学报,2000(01)
[3]扈有萍.教给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第六册二、四单元教学建议[J].宁夏教育,1995(Z1)
[4]程瑞雪.提高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目标上下位联系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初中语文单元阅读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SZJ20103;(福建教育学院资助)课题结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