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丹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永锋实验学校 251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更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初中教学的内容也逐渐增多,课程涉及到的方面也越来越多,这更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学校也在不断的开展各种各样的课程,为的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对策研究
引言: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学生的文化课程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大部分的学生在法治思想上都比较的薄弱,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多引进相应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大部分的教师都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因此需要教师和学校引起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进步。
1.让学引思
1.1概念
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去感受,亲身经历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爱上学习,开展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保持在一个积极思考的状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理念
大部分的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所改变,要学会用“让学引思”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系统,在学习上应该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备课时采用的都是比较老旧的备课方式,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拥有一堂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丰富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共享生命的成长。
1.3让学引思理念实施的必要性
在教学中之所以要强调“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是教育教学中非常有必要的部分,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和谐,更重要的是能够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更快更高,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学习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促进我国教学进步,改变单一的教学现状。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让学引思理念的策略
2.1创设情境引入案例
想要使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创造一定的情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声临其境,才能够进行更好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身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更容易适应课堂,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引进案例:一方面,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那些知识更丰富的学生指导那些“不确定性”学生,从而获得在新情境中应该做什么,以主体影响主体,达到情境使用的目的;另一方面,事前需要充分准备好经典案例,让学生真正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进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情绪反应引导学生产生认知思维的碰撞,并影响其态度或行为的变化。有价值的资源准备是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目的,教师引入具体的教学案例不仅是方便教师教,更是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堂,同时让抽象的理念变得更加的具体化,所以教师在创设情景教学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引进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点更好的融入进课堂,让学生对课程更加有趣,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内容中。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性工作,适当提供该案例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法,在学生原有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启迪,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的内容,从而升华感情;只有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政课堂的魅力,不再觉得学习内容枯燥。除此以外,教师紧跟时代脉搏,利用最新时政热点,模拟或呈现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国家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
2.2理论辩论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以教材的案例为主,为学生提供一堂理论辩论课程,让学生自行选择分组进行一场辩论。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会觉得学习比较轻松,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辩论教学活动中,问题是否具有思辨性的价值,以及我们设计这一思辨问题的初衷:既要鼓励建设性的异议和独立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不能让学生走向对一系列社会规范或社会现象的盲目抵抗。比如学生该不该玩电子产品游戏等辩题,这类辩题是学生在生活当中常见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法治道德素养。总之,“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出现在教学课堂中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
2.3模拟法庭探究问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进步,而模拟法庭的形式非常有效,能够让学生对该课程更加的理解,在实践当中得出真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自己生活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当中也要为遵纪守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当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引入到课堂法院当中对案例进行分析。然而,模拟法庭毕竟涉及国家机构及法律等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活动的开展必备具备一定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教师不仅自身做好充分的专业性准备,也可借助相关专业人员和组织的力量进行辅助,同时做好主题活动的设计方案和开展所需要的时间规划,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在活动体验中激发思考,充分得体现了“让学引思”理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2.4运用多媒体教学
孩子的感知力很强,但解读力很弱。现代多媒体技术正以快捷、简易、综合、直接、直观的特点开启了教学的新形式。为了增强学生的感知力,使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现代化的科技,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时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也能够使教师的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教师可以将真实的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案件,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课堂,增强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的解读能力有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对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并积极主动去进行合作探究,开展道德法治活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初中生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就非常有必要将“让学引思”的理念融入到课堂中,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教师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多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运用好多媒体的教学,开展道德法治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想,将“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更好的融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学周刊,2020(34):141-142.
[2]卜亚芸.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31):77-78.
[3]奚延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3):77-78.
[4][美]菲利普.津巴多 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行为影响》
[5]王春易.《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
[6][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