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及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游丽青
[导读] 语文教育的发展就当前时代背景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游丽青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九峰中心小学363711
       摘要:语文教育的发展就当前时代背景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伴随着国家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发展,中文在国际的地位也在逐年攀升,而落实好针对母语的学习成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新型教育技术、掌握核心教学理念、创新多维授课方法,从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的高效和实用。同时,教师也需要在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德育发展和素养培育,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之下进行全方位且综合性的发展,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学科;问题;提升策略
       语文教学面临着在时代发展下的转型和升级,语文学科也已经不是传统教学中局限于基础语言应用的教学,而是涵括人文素养培育、综合能力发展以及优秀文化传播等相关内容,而教师也需要根据新的教学需求针对语文课堂进行改革和优化,发现教学中的短板与不足,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水平,构建多元一体化的综合性小学语文课堂。文章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新形势下的教育需要进行深度地分析,探索提升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方法。
       一、浅析现代化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的潜在问题
       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伴随客观因素的发展,对于传统语文课堂而言提出了更多、更新的教学需求,同时传统教学在新课改的宏观背景下也呈现出许多的问题和短板。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秉承以课本知识输出为重的教学观念,而在学生“学习习惯”、“德育发展”、“核心素养”等方面略显不足,进而也导致课堂教学的方式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使得语文课堂的整体趣味度降低,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和投入性,对教学效率和水平同样也是极大的影响。其次,教师并未将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无论是对课内知识的传授还是写作层面的指导,都缺乏对学生捕捉生活细节的教导,造成教学逐渐与生活实践所脱离,知识呈现“假大空”的负面状态,且所写文章的内容缺乏丰富性和生动性,写作水平都处于较低层次,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最后,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并未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使得小学语文完整课程链的断裂和缺失,无法利用课程评价的优势逐步完善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师在构建语文课程结构的过程中,忽略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造成评价手段局限于课后训练和当堂问答中,一方面无法较为全面、清晰地汇总学生的课堂状态与课堂体验,另一方面则大幅度降低课程评价的质量和水平。
       二、探究现代化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的有效途径
       1、以情景表演调动语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始终存在相应的距离感,因此学生难以从自身角度理解文章的本质内涵,因而以“角色扮演,情景还原”为主的语文授课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进入文章内容,置身其中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并借助活动实践还原课堂情景,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我在授课小学语文人教版《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依据课文内容本身是舞台剧的特点,因此利用课本剧的方式还原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通过分饰角色,配合表演的方式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舞台呈现,同时,教师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会搭载相应的理论知识输出和教学内容讲解,帮助学生在情景课堂中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充分透彻,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章内容,把握情感思想的主要走向,深化对知识的解读,以及对文章内容的体悟。
       基于上述教学案例可得,在小学情景课堂开展过程中,采用课本情景剧的方式是情景创设的最优选择,以小组为单位的舞台剧表演,既可以优化语文情景课堂教学,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培育团结互助的精神。
       2、以课前导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趣味程度
       兴趣向来都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因而在课堂导入环节当中融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将会极大程度提升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度,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增强对课堂的适应度。另一方面,借助游戏活动搭载相关的语文知识,有助于提高知识传输的高效性,让学生更好地接纳新知识。
       比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我们与环境》这节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便是以游戏形式为课堂导入的方式,教师举办“自然语言发现大赛”,引导学生潜心深入实际生活开展深度观察,带领学生在校园进行观察实践,发现生活中所存在的自然语言,并在课堂中进行阐述,以“发现得多,发现得精”为评选标准,从而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初步的了解,并充分引起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而后再开展相应的延续性深入教学,保证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基于上述教学案例分析可得,将游戏化教学实践作为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够让传统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显得更加具备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在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层面上,强化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的注意力。
       3、以生活细节培养语文创新写作思维模式
       对于生活中习作元素的捕捉因此细节的角度出发,而传统的写作模式下学生往往会忽略对于生活细节内容的捕捉,导致写作内容的选择性受到局限,整体文章内容也略显匮乏。因此,教师应教导学生更加高效地抓住生活中的细节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体验力。
       比如,在《记一次游戏》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在针对游戏过程的写作中细致入微,即让学生在进行游戏之后立即开展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把握游戏过程中每个人物形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深入描写,并流畅地记录游戏的大致过程和精彩环节,抓住游戏中存在的有趣、好玩的细节进行更加深入的描写,同时可以加入个人创造性的想象和修辞,完成一篇以“记一次游戏”为题的习作练习,从而锻炼学生捕捉细节、创新想象的写作能力。
       基于上述教学案例分析可得,将生活中处处蕴含的写作细节转化为学生的写作基础,利用细节的融通不断丰满文章的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生活细节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生活化的写作训练,并有效提升学生生活化习作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4、以合作学习落实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沟通
       合作化的小学语文学习构建在良好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上,因此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针对学生之间有效交流开展优化,引导学生能够在合作化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减少对相互沟通的恐惧感,帮助学生在合作化语文中能够敞开心扉,积极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的交流互动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课堂融入感和参与度。
       比如,教师在授课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内容之后,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讨论对象是“家乡春节的特点”,规定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参与到讨论实践当中,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找出家乡的特点,并与小组成员在深度交流之后合作分工,制作家乡春节特色表格,以文字资料和图片展示的组合方式进行展现。最终每组派选一位代表上台进行讨论成果的展现。
       基于上述教学案例分析可得,学生之间的高效沟通是小学语文合作化课堂的坚实基础,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开展相互之间的密切沟通交流,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沟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化解学生在交流中的负面情绪,促进学生的在合作性语文课堂中的高效学习。
       5、以多元评价落实语文课堂教学全面考核
       在构建小学语文课堂评测的实践中,教师需要增设多元化的模块,注重评测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从综合性的角度,以及不同的方位分析授课的效果,进而让教师对于课堂优化和改进更加方便快捷。
       比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采取课堂评测三步走的教学策略,分别从“基础知识理解”、“深度意义解读”、“课外应用拓展”三个方面开展。首先,通过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让学生对课文中是字词读音进行辩识和朗读,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其次,是邀请学生开展当堂演讲,让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说明对于课文内容深度性的解读,抒发自身对文章的真实感受;最后,是采用阅读理解和习作训练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延伸已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综合训练中强化课堂效果的反馈。三步走策略由浅入深反映语文课堂不同程度的效果,能够以宏观与微观的层面对课堂进行科学评价。
       基于上述教学案例可得,利用多元评测模式补充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活动,可以从多维度层次透视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果。同时从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角度解读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建构,为小学语文课堂做出缜密且条理的分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基于实际的教学实践情况与时代的教育背景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而落实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则需要从教学方式、授课方向、评价方法等相关的角度出发,相关的语文教师应做到在秉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结合当前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具有活力和多元性,从而有效提升整体教学的效率和水平,使得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当中取得全方位综合性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福来.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1(09):90.
[2]闫建军.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学周刊,2021(15):123-124.
[3]仲启慧.基于学习力提升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的处理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7(32):75-77.
[4]徐园园.巧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归属感的提升策略[J].新课程,2021(1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