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群
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校 646000
摘要: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建议在初中语文授课的过程中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分析其在当今时代下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设计应用
引言
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初中学生都认为语文课堂中的内容枯燥无味,而通过将微课教学引入至初中语文的课堂中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对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微课应用频率不够
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仍然存在一大部分学校对微课的使用频率不高,这就导致教师很难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发挥出微课教学的真正价值。不仅如此,由于初中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一,这也导致了其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碍。由此可见,以上种种因素均使得微课教学模式无法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得到广泛推广。这就要求学校定期对授课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帮助教师掌握足够的制作微课视频的手段。
(二)微课应用实践效果不理想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了解到,很多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出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有两方面影响因素,分别为:第一、授课教师没有在微课视频中将知识点进行紧密结合,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一头雾水;第二、很多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存在态度不端正的情况,有人甚至认为自己在看电影,这样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自然无法掌握知识点[1]。
四、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一)充分发挥微课的预习作用,激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
授课教师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其真正的作用发挥出来,例如,对于很多初中学生来说,语文课本内的知识有些枯燥乏味,那么授课教师就可以使用微课视频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最终达到预习知识的目的。语文教师可以将需要预习的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并创建生动的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大大提升教学质量。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教师在对这一类散文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预习阶段,授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重文中提到的两个场景,分别为:百草园以及三味书屋。为了能够使学生对鲁迅笔下的房屋有一定的了解,授课教师可以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插入鲁迅故居的布局,从而帮助学生代入至鲁迅的视角。
除此之外,在微课预习视频的教学期间,授课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例如,授课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的标题能否改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在孩童时期具体经历到了什么,并在日后有何感悟。这样类似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对文章的好奇心,从而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还需注意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至预习视频中,在鲁迅的笔下提到了很多充满孩童趣味的事物,例如桑葚、叫天子以及斑螫等,教师可以将这些事物的图片以及视频在微课中进行展示,从而减少学生对于书本内容的陌生感[2]。
(二)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以微课讲解形式加以阐述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反应,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高,这导致语文课堂的授课质量一直无法得到质的提升,然而通过微课教学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微课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对一个疑难知识进行多次播放,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尤其对于课本中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如果学生只是根据老师的讲解来进行理解,那么就会十分抽象,微课教学能够将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通过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提升课堂的授课质量。
例如,在《木兰辞》中有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虽然很多学生理解唧是一个象声词,但是却不明白“唧唧”是什么声音?因此,在微课教学时,授课教师可以为学生解答“唧唧”可能代表的两种含义,第一种为“叹息声”,那么这一句文言文就能够理解为:木兰在对着房门织布时一直叹息,慢慢地听不到织布声了,只听到木兰的叹息;第二种解释为“织布机的声音”,在此情形下可以理解为:织布机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时,慢慢地听不到织布声了,只听到木兰的叹息。如此对比就能够发现,第一种含义下的情景更加符合作者的感情。由此可见,通过微课形式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疑难点知识,从而提升课堂效率。除此之外,在对《木兰辞》进行教学时,很多学生对北魏历史并没有详细的了解,因此,学生无法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借助微课教学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画面感。例如,文中通过短短六句文笔就阐述了战争的残酷: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很多学生在阅读这段话时,无法理解木兰艰苦的军旅生活以及战争给黎民百姓带来的疾苦,因此,授课教师就可以在微课视频中为学生带来战争背后的残酷真相,从而方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3]。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随着微课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微课教学的优势。虽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微课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对其进行适当改进,就能够将微课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从而为初中语文的课堂增添更多的趣味性。不仅如此,微课教学还能够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进行形象化处理,从而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4]。
参考文献:
[1]李丹丹. 探讨语文教育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 语文建设, 2016(3):19-20.
[2]张英杰.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交流, 2019(29):215.
[3]张瑞芬. 微时代 大课堂——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科幻画报, 2019(10):58-59.
[4]凌晓丽. 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运用的实践探讨[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