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精品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罗宏霞
[导读]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各学科的课改工作,高中语文学科亦是如此
       罗宏霞
       昭通市实验中学,云南  昭通  657000
       摘要: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各学科的课改工作,高中语文学科亦是如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社会与民众愈加重视高中阶段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各教师也致力于构建精品课堂。目前,在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效精品课堂对学生发展以及教师教学而言意义重大。本文将浅析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精品课堂的重要性,并提出两点合理构建策略,以期助力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优势。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精品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当前时代,课程改革工作逐步深入各个学科的各项领域,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其主要任务也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1]。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不仅是“授业解惑”更是培养学生相关思维,积淀文学素养、加深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坚韧品质以及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目前,诸多教师已逐渐将精品课堂相关构建策略作为自身研究重点内容之一,并逐渐对其进行精进与调整。
       新课标下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精品课堂的重要性分析
       前文提到,语文教学是高中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语文教学不仅与其学习成绩息息相关,更与其今后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构建精品教学课堂意义重大:
       (一)高中语文精品课堂教学可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对高中生而言,高中阶段是其进行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语文精品教学不仅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高中语文教学会涉及蕴含诸多人生哲理的内容,学生可通过语文精品教学品味人生百态,学习相关道理,以教学内容中的经典勉励自身,思索人生,进一步树立远大志向,从而在语文精品课堂教学的帮助下形成正确三观,引领人生向着积极昂扬的方向前进。
       (二)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点燃教师的教学热情
       传统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工作主要由教师承担,但受学校既定教学制度以及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只能以讲解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抑制,教师也需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在构建精品教学课堂后,会更加注重落实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实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实现师生双边的思维互动及思维碰撞,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乃至高效提升。正所谓“教学相长”,如此教学基础,会进一步点燃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思考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高效语文精品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与时俱进,改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紧跟改革工作大潮,与时俱进,及时变更自身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语文教学品质,构建精品课堂,同时,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针对性读物,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其学习水平[2]。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必修(下)高中语文《祝福》这一课时,教师可根据文章特点为学生提供相应文章供其阅读,从而深化学生对课本篇目的理解,提升教学效率,构建精品课堂。首先,教师先以文章中对祥林嫂的初始描写“做工丝毫不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祥林嫂的了解,并在心中形成疑问,使其对祥林嫂后续变化产生兴趣。之后,在找到祥林嫂的最终变化,即衣衫褴褛,生活窘迫但却对鬼神之说极为感兴趣。两处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反映封建时代下人性的冷漠,同时批判封建礼教以及封建等级思想的吃人本质。此类文章的行文特点为借助人物变化促进学生的深层思考与理解。教师在讲解《祝福》的基础上,再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药》,让学生在拓宽的同质领域中进行思考,在明了《药》这一篇文章主要通过华老栓对“药”的态度以及在小栓死后华老栓的前后变化,揭示封建社会下群众的愚昧、麻木、不觉悟的现象以及封建统治阶层的罪恶、残酷及愚民政策等,以此来促进学生反观《祝福》的主题,推动学生对同质问题的深层思索从而能快速掌握学习此类文章的有效方式方法。在此过程中,原有课堂教学内容会获得丰富,学生能更深入体会语文教学本质含义,精品课堂构建将取得进一步成果。

       (二)以阅读课为载体,传授技巧,培养技能
       语文教学对高中生整体发展而言必不可少,因此,构建精品课堂对提升语文教学现代化水平而言至关重要。针对于此应注重以阅读课为载体,传授技巧,培养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品课堂构建[3],帮助学生以不同的知识技能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从而建立相应的知识系统。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时,需根据此文章特点,进行相关技能教学。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初中所学构建对陶渊明基本情怀的认知,例如:初中所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晨兴理荒秽,带血荷锄归”等诗句就初步呈现出陶渊明是一位厌倦官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诗人,在旧知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来学习课文《归去来兮辞》。
       厌倦官场,淡泊名利是陶渊明的基本情怀。借助田园风广的描绘来抒写情感是陶渊明诗作鲜明的写作特点,抓住意象及意象构成的意境来分析诗人情感,品悟诗人情怀就应该是教授陶渊明诗歌品读技能的一个侧重点。因此,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品读陶渊明的诗词时,可如下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构建精品课堂:课前,复习初中所学陶渊明篇目,做到通过旧知搭建学习新知的支架——具体认知作者,为知人论世奠定基础;课中,读诗文抓关键词——描绘田园风光的意象、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把握意境特点,品悟作者思想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分类建立系统性知识,提升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
       在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精品课堂对提升高中生语文素养以及教师教学水平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在此过程中,学生能通过一堂精品教学课逐渐融会贯通,学会如何通过一堂课掌握学习一类文章的有效策略。久而久之,学生整体水平将显著提升,精品课堂构建工作也能取得显著成果。
        参考文献:
[1]陶赛军.新课标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7):304-305.
[2]马晓燕.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7(10):140-143+150.
[3]张倩.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赤子(上中旬),2016(19):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