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教学在小学数学学科的应用和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丁麟
[导读]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路线之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
      丁麟
      浙江省嘉善县干窑小学   314100
      【论文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路线之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利用信息知识和网络资源来教授小学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因为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发生着巨变,信息技术以及课程整合的发展结果不仅可以考察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水平,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介绍了目前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的背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  小学数学  课程整合
      
       引  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停课、班级停学,“面对面”教学无法开展,线上教学开始受到普遍关注和广泛运用。所谓的线上教学是指师生通过网络渠道完成“教”和“学”的环节任务。相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线上教学的实施面临着教学定位不明确、教师经验不丰富、课堂氛围不浓厚等问题。本文结合线上教学实践,围绕线上教学问题,尝试寻找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的优化策略,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效。虽然线上教学取代不了校园课堂教学,但我们可以以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为契机,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创新,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向更适应时代的方向变革。
      一、小学线上教学已具备的条件
      疫情期间网络授课由原来的辅助教学方式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弥补了学生居家隔离期间的学习空白。当下开展线上教学已具备优良的硬件条件,小学生传统认知习惯的改变为网课扫清了障碍,有效的课程整合基础为网课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一)互联网的硬件条件
      线上教学一对N的网络直播需要有足够的的带宽支持,“一卡三顿”的现象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中国在互联网技术上的发展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优良的网络环境已经让人有着良好的体验,技术上完全能够实现网课的需求,哪怕最简洁的阿里钉钉网络教室,正常情况下1对300也不会有卡顿的现象。另一方面丰富的的“网课平台”和教学软件给老师们很多选择,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反馈问题,便捷的交互功能为线上批改提供了可能。一些授课平台还可以保存教师讲课录制的视频,便于学生观看回放,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或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反复观看,保障了教学的课后效果。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掌握程度也可由大数据完成统计,教师可据此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来配合学生学习和知识的掌握。
      (二)小学生的认知习惯
      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00”后甚至“10”后的一代,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环境促使他们对互联网耳闻目染,他们获取资讯的方式早已不局限于书本,甚至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已经代替了传统电视的作用。学生们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以及学习能力都超乎我们的想象,一方面兴趣根本不用去激发,网络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熟练的网络操作水平都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基础。虽然也有争议未成年人“网瘾”的问题,但科技浪潮的大趋势是无法阻挡的,与其一味的“堵”,不如合理的“疏”,开设网课,改变学生依赖网络纯娱乐的现状,让学生在全新的模式下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网络、运用网络,小学数学课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将绽放出其独特的吸引力。
      (三)线下教学的互联网元素
      传统的授课方式也并非是与互联网完全割裂开来的,教育改革发展至今,信息化早已深入课堂,熟练掌握、运用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每个老师的必备技能,部分理念先进的老师已率先在课堂内使用移动终端授课。如我校某老师在教学五年级数学课《观察物体三》中,学生根据图形要求搭建实物模型的环节,采用手机直播的形式让全班学生看到搭建的过程,让学生更形象的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理解三维图形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设计更是线上教学的优势所在,学生会感到非常适应。
      二、小学数学线上教学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定位不够明确
      网课作为疫情期间替代性教学手段存在相当大的争议,多数人认为效果并不理想,而学生返校后网课几乎被学校老师彻底放弃,倒是一些培训机构对于这种形式相当热衷,一来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二来教学覆盖可以最大化。对于学校教学究竟该不该探索网课这种教学形式呢?就小学数学而言还是很有前景的,可以把它定位成为校园课堂教学的辅助,根据小学数学知识结构的特点,把课的难点通过网课的形式进行片段化推送,对学生掌握效果进行合理补充。
      (二)教师经验不够丰富
      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线上教学的运用给其职业生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由于很多教师并没有直播教学的经历,线上教学都是边摸索边教学,对教学工具的熟悉,与教材的融合度、对学生的适配度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网课本身需要适应的过程。比如在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之前一般会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根据学生的即时反应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已有经验并不能起到同样理想的效果,由于师生没有面对面,创设的情境学生能不能接受,举的生活例子学生能不能听懂都没有合适的参照反馈,这需要教师在不断的网课实践中积累经验。
      (三)课堂氛围不够浓厚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师生处于面对面的状态,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教师视线及动作等带来的压力,师生处于统一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其互动,对课堂提问进行反馈,教学信息、观点都可借助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呈现输出,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随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但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师生的互动只能通过网络开展,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氛围自然比较薄弱,师生交流方式依赖于网课平台的功能,如果形式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继而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在缺乏必要监管前提下,学生还会出现思想“不在线”等现象,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精心备课,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
      1.选择适当教材内容
      相较于传统线下教学模式而言,线上教学受到的束缚较多,课堂实效性、时效性的要求均较高,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做好前期教学准备,从学生的思维品质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保证教学的质效。因此,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选取与教材内容融合度高,与学生学情适配度强的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的资源整改和取舍,优化课堂环节设计,灵活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点内化的教学目标。以“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由于数字庞大,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数形结合的演示可以通过模型或者课件的形式呈现,一般学生感受并不强烈,反应较慢的学生对“体积进率”的含义还是难以掌握,如果在线上进行重难点突破教学,结合在线游戏等互联网方式,设计一两个小游戏,把小正方体拖拉排列到大正方体里面,利用“点对点”的优势,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进率的整个推导过程之中,以“面积进率”的学习经验建立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勾连既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助力其完善数学思维、从知识内涵去掌握概念。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疫情突如其来,延期开学的“停课不停学”是个新事物,大家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线上教学可以在教学方式上做一些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操作,比如利用线上教学打破学习空间的的特点,可以让网课紧密联系生活,以观察、操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设计趣味浓厚的教学内容,以“数学好玩”的方式驱动学生积极学习,开发身边的学习资源,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独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以《优化》问题中的《沏茶》一课为例,重难点在于学生理解时间上“同时做”的概念,线上教学就可以把本环节设计成直播体验的方式分享给大家,让学生根据“沏茶”的环节在家进行情景呈现,镜头切换至多个学生家庭中,现场采访学生的体会与感受,哪些环节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怎样安排更为合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数学优化的含义,家庭情景的呈现能打破时空界限,更贴近于实际,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冲动,化难点于无形。
      (二)控好节奏,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教师一定要对教学节奏进行把控,保证教学环节的流程和教学节奏的合理性。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把控好时间的节奏,其次要处理好重难点的突破,数学学科还需要合理安排好知识探究与课堂练习的节奏,但教师很难掌控所有学生的参与度和当堂作业的质量,相较而言线上教学在节奏把控有它自身的特点,在一些方面可以把节奏控制的更好。由于网课直播的要求,时间节奏的把控会更加精准,数字化提示可以让教师把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掐算的非常精细,摆脱课堂拖沓。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也可以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进行重难点的突破,比如很多数学练习和逻辑判断的答案具有唯一性,利用网络高度的交互功能,数学课堂练习和提问环节可以设计成在线提交的形式,教师可以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完成时间和质量,形成大数据,即时诊断课堂效果,为调整课堂教学节奏提供参考和依据,师生间的配合度也会用数字化体现出来,合理利用可以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趣化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相较于线下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师生无法实现“面对面”的沟通,无论是学生情绪的捕捉还是肢体表情语言的反馈都很难实现,教师很难掌控移动终端背后的那个学习对象的实际表现,转而借助大量的练习题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判断,而这种教学模式也很容易让教学陷入枯燥的“题海战术”,让学生产生厌倦感,降低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持续成长。因此,在线上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借助互联网大量的信息储备对知识进行趣味化设计,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机地融合到趣味性、生活化的场景之中,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短暂放开课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收集阿基米德浴缸的故事和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的相关动画,让学生在网上自由冲浪,通过自己搜索的素材进行学习,并鼓励把有意思的材料在同学之间互换网址共享(取决于授课平台强大的控制功能),形象的动画和网络交流体验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增强学习动力,提升教学实效。
      (四)活泼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
      数学新课标指明了当前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关注重点是数学情感及数学态度,评价效果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线上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更应重视评价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在线上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的调动上下功夫,通过活泼有趣、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感和获得感。要避免“虚拟网络”交流带来的情感障碍,换以发挥网络和AI技术的优势,比如教师可以运用网络“点赞”、“献花”、“虚拟宠物奖励”或者“即时竞赛、花样反馈”等电子评价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紧扣儿童认知习惯,增进师生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就在身边,促进更深入的交流,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总之,相较于传统线下教学模式而言,线上教学打破了时间、空间对教学的限制,但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大规模开展网课虽然只是疫情防控期间的临时之举,但也是后续教育教学发展的走向之一,是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教师应该重视“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  语
      数学课堂可以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它充分反映了当今学生的需求。 但信息化教育不仅是图像动画的简单使用,更应该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具吸引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线上教学与数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人耳目一新,为了培育“互联网+”背景下的下一代,我们应当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孙伟.对线上教学与小学数学学科有效融合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13,Z2:66-67.
[2]郭衎,曹一鸣.线上教学环境下数学教师教学知识调查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5,03:41-48.
[3]尚景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在线上教学环境下高效运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89-91.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z]. 200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