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钧
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
摘要:如果课后作业数量适中,难度合适,那么将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这就对高中物理课程作业的布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点延伸,校本作业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就要对物理作业实施分层设计,避免在作业布置的时候出现"一刀切"情况。因此根据因材施教的课程教学理念,就要认真对高中物理分层次校本作业进行设计。分层次校本作业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方面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作者将在本文中分析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分层次校本作业来提升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层次校本作业;物理教学效率;策略
高中物理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法,就是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层级,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以此让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升。基于此,为了有效地推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就需要认真研究和应用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
一、根据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情况来进行科学分层
为了让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高中物理老师就要努力确保课程教学内容更好地符合实际情况,杜绝课程研究内容和育人情况不相符合,以免影响到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的实施。虽然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但是也需要老师在育人经验的基础上来研究制定课程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在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对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做好工作。以摩擦力为例,首先,对于课程教学内容,摩擦力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的难度就比较小。教师要注意营造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摩擦力的知识点,可以分为基础知识、力的计算以及应用三个部分。其次,对于高中生来说,因为其物理学素养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对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也是不同的,所以就需要物理老师不论是从学习态度上还是学习兴趣上都要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对此,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给三个层次,第一等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兴趣高、学习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物理学科素养。第二等级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学习兴趣一般,物理课程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等级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能力比较弱,对物理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厌烦心理。物理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情况来科学化地实施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科学地设置课程教学方案,对课程教学资源实施优化配置,推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持续提升。
二、科学构想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 大家知道,课程教学体系只有具有科学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做好学生的分层级工作,以此来建立分层次校本作业课程教学模式,确保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从而确保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
首先要对教程进行重新编设。虽然当前高中物理课本中存在着"分层次教学目标还不清晰"的问题,对此教师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要注重从课堂教学上着手,对高中物理教学活动进行重新编设,促使高中物理知识在讲解的时候具有层次性,促使不同层级的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都能做到明确、清晰。比如,对第一等级的学生,其理论基础知识、力的计算和应用等三部分内容就可以根据1:2:3比例来对教程进行设计,这样来实现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确保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对于第二等级的学生来说,要将基础知识、力学的计算和应用比例设置为2:3:1,要通过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力学实体的计算,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现提升,为学生提升物理学科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第三等级的学生来说,将物理理论基础知识、力学的计算和应用比例设置为3:2:1,对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进行简化,扎实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物理课程知识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对课程教学评定标准进行重新设定。
在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应用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次来开展合理性的评价,从而制定相适应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这样就能解决课本内容讲解的时候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将育人引导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将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的特色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化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切实掌握更多的物理课程学习知识。
最后,要对课后试题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学生要想扎实掌握物理课程知识,需要通过课后试题来巩固和提升,这是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方式。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分层次校本作业开始,对课后试题要重新规划,改变以往机械化试题训练模式,让课后试题变得更具有生本性和合理性。在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摩擦力"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还是要以基础、计算和应用训练等三个层面,根据生本化的课本来对习题数量进行编设,这样为学生课后试题的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对于第三等级的学生,在试题设计中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更好激活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有关摩擦力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并设计这样的一道试题:听说狐狸在玩耍中最容易滑倒,你可以为狐狸设计一种防滑鞋吗?老师可以进行指导和启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发散自己的思维,利用所学的知识,甚至可以自学一些新的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在课后验证或者制造实物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这道试题,同时也推动了各个层次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对其自身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对第三层次的学生还可以激发其学习热情,逐步走上物理学习的正轨。
三、创新使用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推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创新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只有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地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要注重提升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更好地满足高中生在物理课程学习中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这样课程教学就更加具有实效性。所以,教师要积极创新使用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方法,降低课程教学的压力和负担,提升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应用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小组学习+分层教学"课程教学模式,将原有的层级打乱,让学生处于自己所适应的等级中,这样就可以让第一等级的学生带动第二等级的学生进行学习,让第二等级的学生带动第三等级的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第二层级的学生就成为不同层级学生之间的纽带。各个不同学习小组要及时向老师及时反馈本层次校本作业的完成情况,以第三等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尺度,这样高效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推动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的高效化完成。比如,教师在创建分层级生本作业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微课+分层教学"课程教学模式,借助于信息技术,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为学生构建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就可以根据"摩擦力"知识点,构建与学生互动交流机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价值和作用""如何计算摩擦力",要确保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师生一起来讨论交流物理问题,对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思维进行激发,帮助学生解决课程学习中的困难,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破解传统课堂教学模中对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所产生的阻力,不断地增强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方法更加具有实效性和丰富性,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物理课程,增强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力。
本文系课题《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校本作业分层设计研究》(Fz2020zx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四、结语从上面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需要高中物理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科学分层,构建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和实施体系,在具体教学中不断创新分层次校本作业教学模式,推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成效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1]李娇平.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探讨[J].文理导航 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1):148-150.
[2]沈峰.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8,(17):5-6.
[3][3]陈海洋.试论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8(17):8-10.
[4][4]朱林峰.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3):47-49.
窗体底端